漫评:清朗网络需自持 自媒体当守正行远
2025-07-30 11:41 作者:盐城 沁雪

中央网信办于7月24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恶意蹭炒误导公众、歪曲事实、以假乱真、专业领域信息不实等问题,同时督导网站平台健全技术识别、信息来源标注、专业资质认证等机制,以规范“自媒体”运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自媒体若想行稳致远,必先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方能在时代浪潮中锚定航向。

守底线,当以真实为基,拒做“谣言放大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真实是信息传播的生命线,却有自媒体为流量铤而走险:或用AI技术仿冒公众人物混淆视听,或对旧闻“断章取义”翻炒热度,或在财经、医疗等领域冒用专业身份信口雌黄。这些行为不仅消解着公众信任,更可能引发社会恐慌。“虚言如萍浮水面,乍看喧嚣终是空。”自媒体当以“铁肩担道义”的自觉,标注信息来源如植本固根,核验事实真相似澄沙滤金,让每一条内容都经得起推敲,方能筑牢公信力的基石。

越红线,必遭雷霆之罚,莫存“侥幸闯关”心。专项行动划出的“红线”清晰明确:恶意编造重大舆情信息者、仿冒当事人误导公众者、滥用AI技术造假者,终将面临禁言乃至封号的严惩。现实中,有的自媒体妄图以“小号矩阵”规避监管,有的借“摆拍剧情”收割流量,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蹭炒热点终是火,触碰红线必焚身。”自媒体当摒弃“流量至上”的短视思维,明白“一时爆款”不如“长久立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规运营,方为长久之计。

向未来,须以责任为要,争做“清朗守护者”。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更需共建共治。自媒体作为内容生产者,既应主动完成专业资质认证,让“医生”“律师”等身份经得起核验;也应善用技术工具,为AI生成内容明确标识,让公众明辨虚实。平台更需筑牢“防火墙”,完善算法推荐机制,让未合规标注的信息“无处遁形”。“同心共护清朗境,一屏净气润人心。”唯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虚假信息失去滋生土壤,让自媒体真正成为传递真相、弘扬正气的重要力量。

从指尖的信息到心间的信任,只差一个“真”字。自媒体守住底线,就是守住了自身的生存之本;不越红线,就是守住了网络空间的清朗未来。让我们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共同守护真实、传递温度,让每一条推送都经得起时间检验,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滋养人心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