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扩面强保障 银发事业启新篇
2025-07-27 09:46 作者:盐城 杨凡琦

近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72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9万人,这一数据尤为引人瞩目,不仅反映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更在深层次上关联着老龄事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对社会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

扩面养老保险覆盖,为老龄生活筑牢“保障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持续增长,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果的直观体现。这意味着更多的人被纳入到养老保障的安全网之中,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城乡居民,都能在年老时拥有一份稳定的经济来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四五”以来连年增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多次提高,让已退休的老年人切实受益。新增的参保人员,在未来也将因此获得生活保障,避免因老年失去劳动能力而陷入经济困境。这种保障不仅支持老年人物质生活,更维护其尊严与安全感,让他们安享晚年。从宏观层面看,它减少了社会养老的潜在压力,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银发浪潮下直面挑战,拥抱机遇。在参保人数增长的背后,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老龄化的加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养老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巨大压力等。但与此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银发经济逐渐兴起,老年消费市场不断拓展。从老年用品制造到养老服务产业,从老年旅游到老年健康管理,各个领域都蕴含着无限潜力。这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还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力量。

协同施策筑根基,老龄事业谱新篇。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在政策层面持续发力,各部门协同合作,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发展。在养老保险方面,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审议通过,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大龄失业人员保障等配套政策制定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试点走向全面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平稳运行,这些政策举措相互配合,不断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在养老服务领域,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渐形成,养老服务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同时,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老龄工作政策体系。

老龄事业发展关乎每一个人的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只是其中一个积极的信号。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挖掘银发经济潜力,加强老年健康保障,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幸福、尊严中度过晚年,让人口老龄化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