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9.8亿吨,日均装车18.24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0%、4.0%。这组数据不仅彰显了铁路货运的硬核实力,更折射出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铁路部门以高效运输网络为支撑,以创新服务为引擎,为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供了关键支撑。
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有力,彰显铁路担当。能源与粮食安全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石。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2亿吨,其中电煤6.95亿吨,确保直供电厂存煤稳定在较高水平。迎峰度夏关键期,大秦、朔黄等重载铁路满负荷运转,单日运煤超300万吨,构建起能源保供“钢铁动脉”。矿建材料、冶炼物资、粮食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9.7%、8.6%、9.8%,既保障了重大工程建设用料,又支撑了制造业复苏,更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铁路部门通过动态调整运力、优先调度重点物资,将“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运输效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强大保障能力。
铁路物流产品服务提质升级,提升物流效率。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铁路物流正在经历质的飞跃。铁水联运集装箱发送825.4万标箱,同比增长18.1%,这种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让大宗商品物流成本降低15%以上。95306平台上线102条多式联运“一单制”线路,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溯,平均缩短运输周期3天以上。“运费贷”服务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近6000万元,这种“物流+金融”创新,精准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难题。从硬件升级到服务创新,铁路物流正以系统性变革,重塑现代物流产业生态。
跨境货物运输稳定增长,促进国际经贸往来。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铁路跨境运输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纽带。中欧班列保持稳定开行,中亚班列增长25%,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增长9%,这些数字背后是国际合作的深化。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将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中国智造”运往欧洲,带回的农产品丰富了国内市场;中老铁路让云南鲜花3天抵达曼谷,使东南亚热带水果更快端上中国餐桌。铁路跨境运输不仅拓展了贸易新通道,更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拉得更紧,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19.8亿吨的货运量,是铁路部门践行使命的成绩单,更是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见证。当前,铁路货运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在绿色低碳转型、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扮演更重要角色。随着智慧铁路建设加速,未来的铁路货运将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坚实的运输保障,书写交通强国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