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上半年“三农”成绩单显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从城乡居民热衷“品乡村美食、逛山乡美景”的消费趋势,到新增超30万个乡村建设项目纳入项目库,再到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的发展数据……和美乡村的美好蓝图正从构想逐步转化为生动现实。上半年,产业、环境、治理的协同发力,让乡村振兴的乐章在广袤田野间愈发嘹亮。
乡村之美,美在产业兴旺的“烟火气”。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因地制宜,在山上的邓家村打造榨菜晾晒场,在山下的大渡村建设榨菜种植基地,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蓬勃增长,让田间地头的“土疙瘩”变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既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丰富了城乡的菜篮子。从农家小院里的特色小吃,到标准化生产的预制菜品,乡村美食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私藏,而是通过产业链延伸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稻菽翻浪千重锦,工坊飘香万户欢”,产业的活力,让乡村有了持续发展的底气。
乡村之美,美在宜居宜游的“清新气”。今年以来,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亮兵镇组织300余名机关干部、村干部等人员,集中清理主次干道垃圾、拆除废弃仓房等,改善了乡村面貌;同时全民参与义务种花,共种植各类花卉2700余株,播撒花籽3000延米,村民还自发栽植花卉1000平方米,提升了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随着超1000亿元项目资金落实并投入乡村治理,乡村环境持续改善,既有“绿树村边合”的诗意,又有“设施现代化”的便利。游客走进来,感受的是“山乡美景入画来”的惬意;村民住下来,享受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舒适。
乡村之美,美在治理有效的“文明气”。在湖南省吉首市己略乡,通过宣传浸润、监督管理、文化赋能等组合举措深化移风易俗。数据显示,2025年已推动12起喜事新办、16起丧事简办,为村民直省60余万元开支。陕西省彬州市北极镇持续推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开展“宣传宣讲”“邻里互助”“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移风易俗的持续推进,让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渐行渐远,节俭适度、文明理事的新风尚蔚然成风。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让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让和谐安宁在村里扎根。在乡村,既有“邻里互助情浓浓”的温暖,也有“村规民约守得牢”的秩序,共同勾勒出和美乡村的精神底色。
“乡村兴则国家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是乡村自身的蝶变,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当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当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烂。让我们继续以实干为笔、以匠心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更多“村美民富”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