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粮食安全底座,筑牢大国稳基防线
2025-07-21 09:54 作者:盐城 郭玉婷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乃国之基石,民之根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夏粮亩产375.6公斤,比去年增加了0.1公斤,来之不易。这沉甸甸的数字,不仅是农业领域的卓越成就,更是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有力保障。

科技为笔,绘就良田丰产图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农业生产的广袤舞台上,科技便是那最锐利的“武器”。各地积极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让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省内多家科研机构成功研发出新型小麦种植技术,使得“宁麦”系列品种在沿江地区的平均亩产突破550公斤;山东通过推广优良品种与先进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实现小麦单产提升,为夏粮增产立下汗马功劳;陕西渭南打造专家包联的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万亩片”等,示范带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从智能农机装备在田间的高效作业,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精准运用,科技正让农业生产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束缚,迈向“知天而作”的新境界,为粮食稳产高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为纲,织密粮食安全网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粮食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责任落实是关键。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这一重任牢牢扛在肩头。安徽把粮食生产纳入地方党政绩效考核,“一把手”亲自督办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17.5万亩;河北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乡村振兴、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内容,大力实施“以奖代补”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占全省耕地面积近六成。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让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坚实的责任保障,为粮食安全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防灾为盾,筑牢稳产丰收屏障。“岁凶则岁不登,岁登则民足食。”粮食生产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灾害时刻如影随形。今年夏粮生产期间,河南、陕西等主产区遭遇较重旱情,给小麦生长带来巨大挑战。然而,各地迅速行动,积极引水调水,全力抗旱浇麦,全国累计抗旱浇麦3.3亿亩次。同时,对“倒春寒”、洪涝、“干热风”等灾害严密监测,病虫害防控到位,收获期也未出现大范围“烂场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江苏大力推广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手段,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全省小麦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99%以上,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蔓延,守护了夏粮生产的安全。

夏粮丰收已然成为过去式,而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的秋粮生产,才是决定全年粮食生产大局的关键战役。我们唯有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压实安全责任、提升防灾能力,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