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韧性与活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7-11 10:52 作者:盐城 朱亚华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由降转涨,环比降幅收窄,传递出消费市场企稳回暖的积极信号。而在国务院新闻办同日发布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中,经济总量5年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研发投入增长近50%、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等成就更如星河璀璨。这份答卷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更描绘出人民可感可及的幸福图景。

经济底盘稳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跨110万亿至140万亿元台阶,5年增量超35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居首,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关键指标超预期达成。当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中国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为全球贡献30%左右的增长动力。这背后是政策精准发力与产业体系完善的合力支撑,如6月CPI转正背后消费政策“加力扩围”的成效,正是宏观经济稳健运行的微观镜像。

创新动能澎湃,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从研发投入强度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到全球百强科创集群数量占比第一;从船舶工业“三颗明珠”闪耀,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C919翱翔蓝天,创新突破已成常态。面对外部“脱钩断链”的压力,我们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破除藩篱——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生根。创新沃土与改革活水交融,使中国在全球科技版图上持续攀登新高地。

民生温度可感,让发展成果普惠共享。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脚于人民福祉。“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逾1200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医保跨省结算惠及4亿人次,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以上,每三度电中便有一度“绿电”。这些“可感可及”的民生指标,如就业结构优化、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托育养老服务扩容,无不体现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核心要义。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从CPI的细微回暖到五年规划的宏大跨越,中国经济正以强大的制度韧性、蓬勃的创新活力、深厚的人民情怀,在风高浪急中行稳致远。当创新引擎轰鸣、民生温度传递、绿色画卷舒展,这份“答卷”不仅书写了今日中国的发展高度,更擘画着民族复兴的壮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