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紧”之笔,绘“好”之卷
2025-06-26 10:26 作者:盐城 郭玉婷

“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紧一点自然就不舒服了,舒适度就有问题了,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在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的那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这样讲。抓作风建设,关键在于把握好“紧一点”与“好一点”的关系,只有让制度规矩紧起来、严起来,才能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让纪律规矩“紧一点”,让干部作风“好一点”。“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规矩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到修订廉洁自律准则,从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到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一系列纪律规矩的出台,为党员干部划出了明确的行为边界。近年来,各地持续强化纪律规矩的约束作用。例如,在一些地方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中,对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进行严查。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不越雷池一步,从而锻造过硬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让制度执行“紧一点”,让党风政风“好一点”。“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到位,也只是一纸空文。在作风建设中,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只有让制度执行严起来、紧起来,才能有效遏制不良作风的滋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让自我约束“紧一点”,让社风民风“好一点”。“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自我约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影响身边人。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优秀党员干部发挥着示范作用。像一些基层干部,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只有党员干部自我约束“紧一点”,当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才能以党风带民风,推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凝聚起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作风建设绝非一时之功,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永恒课题。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纪律规矩为锚,以制度执行为帆,以自我约束为桨,方能在复杂环境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让我们秉持“紧一点”的坚定信念,收获“好一点”的丰硕成果,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勇迈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