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大学生求职旺季,江苏多地积极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搭建就业平台,护航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在苏州大学,通过“展览+招聘”的模式,助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奔赴”;在南通大学,通过“见习+就业”的服务模式,助力青年人才突破求职“经验壁垒”。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既关乎当下,更利于长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1222万人,比2024年增加43万人。为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从中央到地方,各类促就业的政策举措加力扩围,以拓宽就业渠道、深化技能培训、优化指导服务等为出发点,用更多真招实招全力促进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拓宽就业渠道,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敲门砖”。江苏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毕业生就业“朋友圈”。一方面是当好就业“红娘”。通过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和毕业生求职意愿,组织专业化、精准化、定制式的招聘活动适时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圈,同时打造一批就业公共服务直播带岗基地,培育一批就业公共服务直播品牌,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多层面、广渠道就业。另一方面是助企稳岗扩容。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江苏接连推出延政策、增信贷、发补贴举措,为广大企业减负担、鼓干劲。如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岗位技能培训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让就业“蓄水池”更充盈。
深化技能培训,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加速器”。为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水平,实现“有技能、好就业”,江苏推动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级评价”四位一体的高效培训模式,鼓励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设“技能夜校”,推广“江苏工匠”课堂在线培训平台;健全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和就业实习实践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采取订单式培养、定向式培训等模式,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期间的技能培训,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优化指导服务,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强心剂”。江苏以暖心服务“助就业”,温暖了万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路。在就业保障方面,江苏公布了2025年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等指导性目录,对参加目录内培训项目并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可给予培训补贴;在创业扶持方面,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求,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如苏州发布9条支持举措,打造青年人才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在基层就业方面,通过毕业生返乡、校企招聘等关键时机,通过现场宣讲、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毕业生精准推介人才政策、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求职渠道等,助力高校毕业生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