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出奇招,江苏文旅“热”力全开
2025-05-07 10:17 作者:盐城 海棠

这个“五一”假期,江苏文旅“热力值”持续攀升。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16时,全省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5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84家博物馆,去重后共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

“小众旅游”出圈,解锁个性出游新选择。近年来,“小众旅游”悄然兴起,游客不再扎堆人流密集的热门景区,转而偏爱冷门小城或小众目的地,追求轻松自在、高性价比和独具个性的旅行体验。以南京为例,美团旅行网友热搜南京“五一”TOP5景点,红山森林动物园、音乐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南京欢乐谷、鸡鸣寺等新兴景点取代中山陵、夫子庙等传统地标,德基艺术博物馆更成为00后游客“五一”国内十大心仪目的地之一。从自驾出行的持续升温,到深度体验的备受青睐,“小众旅游”的崛起,不仅是年轻人追求个人独特旅行体验的表现,更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一种反思,折射出游客从“赶场式打卡”转向“沉浸式享受”的消费新理念。

业态破界共生,催生“文旅+”场景新生态。今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南京六合区围绕“茉莉花”,打造文旅雅集、非遗纷呈等七大市集,带领游客解锁“茉莉画乡、食全石美”的体验之旅;在苏州周庄,游客漫步在小桥流水间,欣赏着极具苏式特色的文艺演出,感受千年水乡里的古今碰撞;盐城建湖九龙口淮剧小镇化身科技戏台,机器人演员与梨园名家同台献艺、默契共舞,机器人不仅成为淮剧“新角儿”、游客“新宠”,更引得游客频频互动……江苏各地纷纷发力、“脑洞大开”,将非遗、音乐、科技等多元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推陈出新的文旅场景让旅游趣味横生,也点燃文旅消费新业态的发展引擎。

流量加速转化,激活文旅消费增长极。为更好迎接“五一”假期这波“泼天流量”,江苏各地积极探索“商旅文体”跨界融合发展,新型消费不断扩大,餐饮、住宿、游玩、娱乐等消费全面开花,持续激发消费新动力。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江苏省吃喝玩乐服务消费规模居全国各省第二,同比增速达21%,南京、苏州、无锡热度最高。其中,江苏住宿消费较上年“五一”假期增长46%,旅游景点类消费增长31%。如何持续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是回应群众期待的“必答题”,也是解锁地方发展的“金钥匙”。故此,江苏各地需要因地制宜、久久为功,在创新供给、服务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为“诗和远方”铺展更加宽阔美好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