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数据见证江苏攀“高”逐“新”活力涌
2025-04-26 10:29 作者:盐城 周壹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4%,比去年全年提升0.7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9%、10.2%。……这些跃动的数字背后,是江苏创新动能持续强劲、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的生动写实,更是江苏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交出“第一方阵”的时代答卷。

产业创新的持续活跃,离不开有力政策的精准护航。从新能源汽车到人工智能,从低空经济到量子科技,江苏以出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明确30个技术攻关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支撑点;以印发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开展集群筑峰、创新强基、高端跃升等8个行动为突破点;以扩大“苏科贷”“人才贷”“专精特新贷”规模和惠及面,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着力点……一项项务实政策密集出台、落地生根,让更多产业创新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上“货架”,推动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产业创新的持续活跃,离不开人才活水的奔流涌动。江苏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从一线城市到中小城市,从沿海发达地区到内陆新兴区域,各地以“真金白银”的硬核支持放大“吸引人才”新优势、以“包容友好”的制度保障筑牢“承载人才”硬支撑、以“全链护航”的暖心服务塑造“涵养人才”好生态,激活城市发展“原动力”。苏州开展高端人才领航、产业人才支撑、青年人才集聚、人才生态创优4项行动,着力完善高素质人才引育机制;盐城优化出台“黄海明珠人才计划”2.0版,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松绑、向用人主体授权。截至2024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10万人,为产业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创新的持续活跃,离不开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放眼江苏,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斗志昂扬。截至2024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新增中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少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战略机遇期,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新赛道,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以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借助5G网络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渗透,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与数字化管控,形成了“人推车走”迈向“车跟人跑”高效倒运方式……企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在创新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今天的鱼米之乡,科技浪潮奔涌向前。一个个“江苏造”产品正向高端化加速迈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注入更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