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通过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平台责任、从严处置处罚等工作要求,推动网络综合治理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当前,短视频平台以其碎片化、娱乐化、低门槛的特性,迅速成为当代人获取信息、社交互动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流量至上、利益驱动的催化下,虚假摆拍、低俗猎奇、违规营销等乱象频发,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更对社会价值观、青少年成长、文化风气构成威胁。因此,中央网信办通过此次专项行动以时效性、针对性、长效性为目标,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善向好。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更加注重网络综合治理的时效性。在算法主导信息传播的时代,治理短视频恶意营销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数字文明建设的重要“考题”。短视频恶意营销危害不容小觑,存在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需要从源头“扼杀”歪风邪气,紧抓舆论发展话语权、主动权,这需要短视频服务平台对照专项行动整治重点,明确审核和处置标准,强化重点环节内容管理,对涉及医疗、教育等敏感领域内容,AI先通过OCR文字识别、语音语义分析进行初筛,将关键词纳入预警词库,触发自动拦截;人工审核团队再对争议内容进行价值观校验,通过“人防+技防”的手段,为内容审核装上精密的“过滤器”。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更加注重治理方式的针对性。此次“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聚焦当下短视频领域最突出、民众反映最强烈的恶意营销问题,精准发力,针对性强。通过集中整治,督促短视频平台和内容创作者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短视频质量和安全性。例如,针对恶意虚假摆拍行为,如打造悲惨人设、假冒身份、虚构“苦情”戏等卖惨营销,将严厉打击;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如通过剪切拼凑、断章取义、模糊时间地点、冒用身份等方式制造不实内容,将坚决“零容忍”;在违规引流营销方面,针对利用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诱骗老年人等特定群体非理性消费的行为,以严加监管、严肃查处为抓手,重拳打击短视频恶意营销行为,对存在突出问题的网站平台及账号依法依规从严采取处置措施,及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处置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更加更加注重机制建设的长效性。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健康,是亿万网民的共同期盼。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坚持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对各类网络乱象坚决说“不”,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有序,有力有效维护了互联网这片“精神家园”。但“清朗”行动不能只是一时,更需要多方发力、凝聚合力,监管部门敢于制度创新、平台企业勇于担当作为、创作者自觉自律,多方合力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守护网络空间的“蓝天白云”。
“清朗”网络空间是数字时代的共同期许,此次专项行动不仅是对恶意营销的“精准打击”,更是对短视频行业生态的“深度重塑”。网络空间综合治理道阻且长,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稳扎稳打,将“清朗”行动进行到底,共同建设更加和谐、美好、干净的网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