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小县域”里的“大能量”,释放经济“强动能”
2025-04-21 10:26 作者:盐城 追风

春来繁花烂漫时,县域经济正蓄势。眼下,在常州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餐饮等持续增收,激活春日消费“一池春水”;在淮安涟水县,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里,两条年产1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链”动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做好‘土特产’文章”“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县域经济强是江苏发展的鲜明特色。2007年,国内第一次诞生3个“千亿县”,全部来自江苏。近年来,江苏始终把强县域工作摆到发展大局中来谋划,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做优特色、做强品牌,以县域经济的“满天繁星”点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

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是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着力点,而政策措施的有力有序引导是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的助推器。从2020年我省印发《关于加快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进一步强化新型城镇化重要支撑的通知》,以提升综合承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县城补短强弱;到2022年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牵引,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再到2024年制定出台《江苏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统筹资金、力量向县域倾斜下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适时出台,为下好县域经济“一盘棋”筑牢了发展根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强、成色足。

找准“赛道”,打开县域发展新空间。我省有‌19个县‌和‌21个县级市,每个县都有自身的特色产业和主导品牌,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赛道上,不能照猫画虎“拗”出城市的运营模式,而要因“县”制宜,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目前,江苏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以“一县一策”为抓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精准滴灌、靶向施策,奏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强音”。以无锡江阴市为例,江阴以产业为根,制造为要,盘活低效产业用地、腾出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一湾一谷”科创策源地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焕新、战新产业向强攀登,加速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

眼下,越来越多的回流青年从城市回到县城,将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根植鱼米之乡,推动县域经济热浪滚烫。放眼江苏的未来,只要我们以“错位发展、串珠成链”为抓手,开拓奋进、笃行不怠,必将让这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