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烟火气”,何以抚“凡人心”
2025-04-19 10:35 作者:盐城 张鑫

2025年1-4月,全国出行文旅相关消费表现突出。文旅市场供需旺盛,人们纷纷外出旅行消费,便仓镇也在不断翻新消费场景,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谷雨前后,正是便仓镇牡丹盛开的时节,各种社交平台上有关踏青赏花的“大片”频频刷屏,朋友圈“春日摄影大赛”如火如荼,吸引大批游客打卡体验,“春日经济”活力满满。

“水清岸绿”擦亮“春日经济”的“绿色基底”。一个乡镇的“蝶变”往往以更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表征”。公路上是否尘土飞扬、河道里是否有塑料瓶等等都是人们观察一个乡镇的“第一眼”。近年来,便仓镇认真践行“两山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餐饮油烟、建材扬尘、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专项整治行动,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对全镇219条、415.27公里河道实施常态化管护。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基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春日经济”活力满满最直接的原因。

“文化创意”打造“春日经济”的“精神内核”。深入挖掘有价值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民俗,在保留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与自然山水、历史遗存和种植养殖融为一体,体现生态田园风光,彰显鸡犬之声相闻的农村情趣,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建筑风情,不搞大拆大建、人工造景,把旅游设施建设切合实际地融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努力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枯枝牡丹”是便仓镇极具魅力的“文化符号”。在2025年的便仓枯枝牡丹月中,牡丹花糖、牡丹扇面、牡丹造型饰品等一系列以“枯枝牡丹”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吸引着来往游客,构筑着人们的“文化记忆”。

“小吃云集”汇聚“春日经济”的“百姓烟火”。我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大国,各地都有很多很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消费者也很喜欢循着“攻略”,认准“牌子”,享受一口地道美味。红烧肉便是便仓的“名菜”,经过五代相传,沿革近百年历史,不断改进创新,肉是五花三层,红里透亮,肥里有瘦,酥而不碎,甜中带香,在众多红烧肉菜系中独树一帜。除了红烧肉,便仓镇今年依托便仓枯枝牡丹月,打造独具风格的美食街区,“有吃有玩”是其一大特点,套圈等娱乐项目与烧烤等美食结合,创造出消费的新场景,建设消费的新业态,提升文化的新价值,从而不断吸引消费者,把“网红”做成“常红”,从“火起来”到“火下去”。

火热的假日经济背后是文体商旅融合加快,业态模式持续更新,为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拓展了新空间,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话:我国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同时,“春日经济”的火也是上下合力的结果:一方面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意愿强劲。基本面稳固,加上政策发力精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