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春潮劲,万象“播”新篇
2025-04-14 10:52 作者:盐城 田丽君

田畴染新绿,农事催人忙。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1.1亿亩,进度过一成,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早稻栽插过四成半,春播马铃薯过半,春小麦过三成,春玉米播种近一成。这场由南向北推进的春播“接力赛”,正在书写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科技赋能,让春播事半功倍。当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科技的力量正在深刻改变播种方式。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农民不再是“靠天吃饭”,而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知天而作”。在黑龙江北大荒胜利农场,搭载毫米波避障雷达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正以厘米级精度作业,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土壤墒情数据;在山东,15万台套单粒精密播种机实现玉米播种“一穴一粒”,配合北斗导航系统,行距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在重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使小块梯田实现机械化作业,农机普及率提升至78%……各地春播有序推进向“新”而行,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徐徐展开,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根基。

政策护航,让春播行稳致远。政策保障是春播顺利开展的坚实后盾。国家持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也积极行动,广东提前下达粮油生产配套资金,早稻播种意向面积比去年增加3.5万亩;甘肃将4000万亩粮食生产面积落实到村到田,为春播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骨干作用,为小农户提供专业化、科学化、高效化服务,解决土地细碎化、生产成本高等难题,推动春播有序进行。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及时雨”与制度创新的“组合拳”,正转化为春播大地的澎湃动能。

人才浇灌,让春播生机勃勃。兴农强农民,人才是关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部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当下的田间地头,“90后”“00后”新农人化身“科技带头人”,用无人机巡田、AI测土配方等新技术,推动农耕从“经验依赖”迈向“数据决策”。“田秀才”“土专家”变身“田保姆”,与科研院所结对,将积累的农耕智慧转化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金钥匙”。政策红利正加速释放人才“虹吸效应”。湖南亿元农业创业基金点燃创新火种。江苏昆山“安居+创业”双补贴留住返乡人才,成都“农创空间”提供全链条孵化服务。从技术赋能到平台搭建,从资金扶持到安居保障,各地以“组合拳”构建人才生态闭环,让“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从愿景变为现实,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和煦的春光,唤醒沉睡的大地。播下希望的种子,必将收获丰盈的果实,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