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繁荣新图景
2025-04-10 09:39 作者:盐城 朱亚华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近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以宏阔视野擘画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既赓续“亲诚惠容”外交思想精髓,更激活亚洲文明深层基因。这场立足历史纵深、观照时代变局的战略谋划,推动中国周边外交实现从“谋篇布局”到“精耕细作”的质变跃升,为动荡世界注入东方智慧的确定性力量。

以战略互信筑牢睦邻根基,让文明对话超越零和藩篱。澜湄合作机制六国共饮一江水,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机。面对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的复杂局面,中国秉持“安危与共”新安全观,通过《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构建对话之舟,化争议之海为合作之域。“亚洲不应沦为博弈角斗场,而要成为合作示范田”的战略清醒,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包容胸襟,夯实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基石。

以发展融合激发共赢活力,让经济纽带编织共同未来。中老铁路穿云破雾,雅万高铁风驰电掣,这些钢铁纽带丈量着区域共同体的现实维度。当RCEP红利化作东南亚果园的丰收喜悦,当“泛亚铁路网”重绘中南半岛时空版图,中国以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耦合,将地缘经济的“边缘地带”转化为共同发展的“前沿高地”,以发展融合的实践逻辑,正在书写区域合作的全新范式。

以安全协作守护共同家园,让集体智慧化解风险挑战。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利剑出鞘,中国—中亚应急管理机制筑起安全堤坝。面对数字时代挑战,“数字丝绸之路”构建治理新秩序;直面气候变局,“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开辟合作新赛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中国正以共同安全观为引领、多边机制为依托的实践智慧,重塑国际关系演进逻辑。

以人文交融厚植情感根基,让文明互鉴架设心灵之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唤醒丝路记忆,“中国—南亚文化论坛”贯通精神血脉。云南边陲直播间里,缅甸青年用汉语带货中缅特产;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迎来东南亚游客的欢声笑语。当吴哥窟对话莫高窟,当签证便利化催生“说走就走”的邻邦交往,地理概念的“周边”正升华为情感认同的“近邻”。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构建命运共同体绝非空洞宣言,而是镌刻在战略互信的每项成果、发展融合的每个项目、安全协作的每次突破、人文交融的每段佳话之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以“五大家园”愿景为笔,以亚洲价值观为墨,正在谱写不同文明美美与共的时代华章。这片孕育古老文明的土地,必将以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人类文明进步开辟新的东方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