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多元消费旺,折射“流动中国”含金量
2025-04-07 10:57 作者:文字:盐城 祥瑞 漫画:盐城 任雅楠

清明小长假,人们出游热度高涨,假期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大城小镇涌动的人潮、把文化“穿”上身的国潮、吃住行游乐购的热潮,既加速释放了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动力。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清明时节,大地复苏,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上“开往春天的列车”,拥抱自然,开启一场场“与春天的约会”。如果说,铁路发展是“硬实力”,那么,“上新”更“上心”得精心组织旅客运输,就是实打实的“软实力”。据悉,这个“小长假”期间,在长三角,铁路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施“一日一图”;在草原铁路,创新推出“夜间高铁+重联运行”的组合拳,“绣花功夫”般的运力调配,既保障了祭祖客流的集中释放,又满足了踏青游客的错峰需求……行求其畅,可感可触,一系列创新且升级的服务措施,确保大家不仅能顺利踏青赏景,更能享受高品质的旅程,让“流动的中国”不仅拥有了速度,更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与温暖。

踏青赏景,“春日经济”人气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清明假期得到了充分释放,成为展现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的一扇窗口。平台出游数据显示,预订清明假期周边游的订单量环比增长136%,赏花、登山等踏春项目受青睐,赏花游成大多数人的选择,预订量环比增长55%。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景,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更彰显了我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在人头攒动中、在赏花赏景中,是群众出行需求的生动体现,出行消费将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动能,让“流动中国”更有生机与活力。

特色专列行,提升出行服务品质。为了让游客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各地因地制宜挖掘独特文旅亮点,纷纷开行特色旅游专列。四川成都安靖站开行赏花专列前往云南建水站,让旅客沿途欣赏到杜鹃花、樱花、梨花、油菜花竞相绽放的美景;河南洛阳在牡丹文化节期间,铁路部门增开临客列车,联动交通部门动态调整地铁、公交开行时间;北京铁路“开往春天的列车”涂装焕新,方便游客前往雁栖湖、红螺寺等景区……一列列特色专列的开行,提升的是游客的出行体验,也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实现了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产业升级路,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清明经济”热辣滚烫的背后,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的有力支撑。各地推动环境、服务、产业等领域不断升级,使得清明假期既“悦目”又“赏心”。各地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让自然风光更加优美宜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既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释放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清明出游热,绘就春日美好画卷。清明假期,人们在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抢抓机遇,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服务品质,让“清明经济”更加繁荣,让人民群众在追求“诗与远方”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