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为媒,激活城市发展“一池春水”
2025-03-24 11:27 作者:盐城 绿色心情

春日的上海,国际品牌新品发布此起彼伏,平均每天诞生三家“首店”,17%为高能级品牌;成都街头,小众潮牌与艺术展览交织,三天一场首发活动;北京中关村商圈改造升级,140个足球场面积的空间正为全球新品搭建舞台……从一线城市到县域小城,“首发经济”宛如一阵春风,迅速吹遍大江南北,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解锁“首”字创新密码,开拓城市发展新局。首发经济不仅是商业活动的“首秀”,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各地纷纷围绕“首”字做文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优质品牌和前沿产品在本地首发。真金白银的投入、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为首发活动筑牢了坚实基础。同时,各地深挖首发经济潜力,鼓励创新业态和模式在首发场景中萌芽成长。从文化创意领域的跨界融合,到科技创新成果的惊艳亮相,从消费体验的全面升级,到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首发经济的边界与内涵不断拓展。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国32个城市开出至少417家全国首店,同比增长109.55%。众多城市乘势而上,凭借首演、首展、首店,持续擦亮“首发”名片。

从“首店”生根到“首链”成势,推动城市商业蝶变。上海宝山区的中成智谷产业园,将老厂房改造为原创品牌孵化器,通过“场景拼贴”模式,让中小品牌以低成本触达消费者。吱音家具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跨界交流催生新品灵感;张园保税仓的“黑科技”监管,实现国际品牌展览、交易、通关“一站式”完成。这些实践表明,首发经济的核心在于构建“首店+首展+首秀+研发”的全链条生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首发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成都东郊记忆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潮牌聚集地,300家商铺中首店占比超10%,年客流量突破千万;佛山岭南天地商圈融合岭南文化与现代商业,首店与古建筑互动,2024年1-7月接待超1100万人次。这些案例印证,首发经济的溢出效应,正在重塑城市商业格局。

突破流量困局,深耕留量沃土,实现首发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管首发经济势头强劲,但同质化竞争、短期效应等问题不容忽视。城市发展首发经济需差异化定位,北京聚焦国际品牌总部经济,成都深耕“首店+文旅”,县域则可挖掘本土特色。同时,企业需强化长期主义,如优衣库持续拓展中国市场,威富集团布局“品牌矩阵”,均以创新服务赢得消费者粘性。政策层面,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上海通过数字化保税仓缩短通关时间,广州对首店提供最高300万元支持,南京建立首店“全生命周期服务”。这些举措不仅吸引品牌落地,更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以“首”为媒,城市在首发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前行。从“首店”到“首链”,从“流量”到“留量”,这场以“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经济变革,正全方位推动城市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未来,随着更多首发元素的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促进中国经济向新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