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劲拂,按下提振消费“加速键”
2025-03-21 10:03 作者:盐城 海棠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一环,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增收减负、优供扩容、环境优化”三大主线,从需求端、供给端、外部环境端协同发力,提出30项重点任务,直击消费动力不足的“症结”,为提振消费添柴加薪。

服务于“民”,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提振消费,要正视提振收入、稳定预期的现实需求。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一方面“促增收”,通过实施重点领域就业支持计划、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盘活农村闲置住房等举措,鼓起城乡居民的“钱袋子”;另一方面“真减负”,通过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强化教育支撑、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等措施,解决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正是在前后端同步发力,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

当前,服务消费是挖掘消费潜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博物馆热”“非遗热”持续升温,演唱会、音乐节火遍大江南北,“国潮”“新中式”圈粉无数,文旅消费热潮涌动,见证了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体现在服务业中,且服务消费存在即时性,具有更加持续且稳定的拉动作用。2024年,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至56.7%,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方案里“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包含的重点任务最多,只有让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权益得到真正保障和有效落地,才能让消费市场活力涌动,让美好生活可感可及。

聚焦于“新”,加快推动新型消费培育壮大。从首发经济到冰雪经济,从智能家电到新能源汽车,从即时零售到直播带货……近年来,在技术驱动、科技赋能和政策指引下,群众的消费层次、消费方式、消费形态、消费观念都呈现出新特点,消费需求呈现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升级趋势。对于文体旅游消费、入境消费、冰雪消费、“人工智能+”消费,以及低空消费等消费市场上的新增长点,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能为当下的消费市场提供新动力,也为后续的消费市场的持续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行动号角已奏响,如何抓好方案落实?提振消费,不是简单的经济刺激,而是关乎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解决无处消费问题,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费供给正稳步推进;解决不敢消费问题,相关部门将加强监管执法力度,保障消费者能够安全消费、明白消费;解决没时间消费问题,针对“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方案专门就“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瞄准破解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通过延续和优化促消费政策、深化服务消费领域开放与创新、丰富消费场景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定能有效激发内需潜力,推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以外部环境刺激需求,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优化外部环境,当需求端、供给端与外部环境端形成同频共振,必将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更稳,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向更加注重消费转型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