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日,江苏省发布了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聚焦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推出45个年度民生实事方案,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12大领域,切实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答好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民生答卷”。
聚焦“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截至2024年末,全省60周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达到2175万,占比25.5%。今年江苏持续把“老有所养”纳入年度民生实事,以全覆盖设置基层适老生活体验中心,改造提升一批银龄学习中心为抓手,努力用一个个“小而美”的暖心项目,助力银发群体生活更从容。既聚焦“老有所养”,也关注“幼有所育”。加快发展托育服务,是实施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年轻家长缓解“后顾之忧”的重要突破口。今年江苏新提出改造升级1260个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幼儿园,持续从源头缓解“托育难”的困境,为婴幼儿成长铺就温馨“小窝”。
点亮“就业灯塔”,托稳经济大盘。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大局,一头系着百姓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作为就业大省,江苏坚持“干”字当头,抓实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针对高校毕业生、农业转移人口、困难就业群体等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从破解“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矛盾入手,坚持服务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创新性提出与需求相匹配、与规模相适应的细化支持目标,不断增强职业发展能力,推动更多资金、产业、技术等资源投资于人,促进就业市场持续暖意融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织密“安居网络”,勾勒幸福图景。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今年,江苏计划新开工改造700个城镇老旧小区,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抓手,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的“责任清单”,将“老破小”转变为“好房子”,让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改造者。改什么、怎么改,就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居民在改造中“唱主角”,全过程参与改造决策、监督和评价。眼下,江苏各地乘着“奋进的春风”,有条不紊地开展改造前期的工作,为让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注入澎湃动能,为让城市更宜居、百姓生活更舒适筑牢发展根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民生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靠的是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必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高效的作风,扛起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的使命担当,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