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一朵朵绽放的鲜花不仅装点着大地,更成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从南国的油菜花海到北国的杏花春雨,从东部的樱花烂漫到西部的桃花灼灼,以花为媒、以花入馔的春日经济正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花海经济,是农旅融合的新范式。在江西婺源,万亩油菜花海与徽派建筑交相辉映,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当地农民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等配套产业,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之前,婺源油菜花节期间,当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带动3万余人就业。云南罗平的油菜花海更是创造了“一朵花带活一座城”的奇迹。当地政府通过科学规划,将油菜种植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打造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的品牌。2024年,罗平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4.5亿元。这些成功案例证明,花海经济不仅能够提升农业附加值,还能带动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花馔文化,是舌尖上的春日盛宴。以花入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诗经》中的“采蘩祁祁”到《红楼梦》里的“玫瑰清露”,花馔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饮食文明之中。今天,这一传统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在扬州,以琼花为原料制作的“琼花糕”成为当地特色美食;在潮汕,玫瑰花酱、茉莉花茶等产品远销海内外;在成都,樱花主题餐厅、桃花宴等创新餐饮形式备受消费者青睐。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餐饮市场,更推动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产业升级,是春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科技创新为春日经济注入新动能。在杭州,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造的“智慧花田”,实现了精准种植和智能管理;在菏泽,牡丹深加工技术取得突破,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等高附加值产品。品牌建设是春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地通过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洛阳牡丹、武汉樱花等品牌已成为城市名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业融合为春日经济开辟新空间。花卉种植与休闲农业、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到2025年,我国春日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春日经济的蓬勃发展,展现了农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以花为媒、以花入馔,不仅让乡村焕发新活力,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在新时代背景下,春日经济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