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新词”中读懂“钢铁长龙”新期待
2025-03-11 10:01 作者:盐城 孙宇辰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日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多处内容都与铁路息息相关。

“钢铁长龙”做组保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国铁路在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展现出的有力有效,不止体现在一个个国际大项目的推进上,更有对老少边和脱贫地区的深切关怀。据统计,2024年,老少边和脱贫地区完成铁路基建投资4342亿元,占基建总投资的76.1%……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印证着铁路部门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如今,公益性“慢火车”“乡村振兴列车”和“土特产”专列的开设,更是将铁路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铁路带来的便利,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

科技创新引领,铁路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时,强调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部门,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之路。近年来,中国铁路在高速铁路、智能铁路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今年年初,“最快高铁”成功下线,一代又一代科员人员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比如,智能高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的是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还为旅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不断“上新”的科技创新,推动我国铁路技术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银发旅游列车,开启服务新篇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银发经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今年年初,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铁路部门适时推出银发旅游列车,既满足了老年人的旅游需求,又促进了全国旅游市场的繁荣。铁路部门结合各地资源禀赋特点,打造品质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银发旅游列车发展新格局,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选择,同时也为铁路服务的新篇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重大项目“挑大梁”,奋跃前行不停歇。中国铁路的大项目、国际合作不断涌现,凸显了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大国担当,见证着铁路在“连接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中吉乌铁路项目的正式启动,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互联互通注入了新动力,将促进地区间的贸易往来更加便捷,还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当前,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的安全平稳运营,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铁路技术的成熟与可靠……一个个铁路项目,成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典范,更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友谊的桥梁,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创新以及银发经济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新的作为和担当。展望未来,期待铁路部门继续发扬优势,不断创新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