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 /正文
漫评:“博”采众长,共“进”未来
2024-11-06 10:55 来源: 作者:盐城 祥瑞

“四叶草”内,宾朋会聚;东方之约,全球瞩目。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上海举行。前六届进博会已展出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第七年相约“四叶草”,本届进博会向“新”而行,“期待值”拉满。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化浪潮跌宕起伏的今天,进博会如约而至,为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一抹温暖的亮色。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不仅是中国扩大开放、拥抱世界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开放包容的典范,彰显中国胸怀。7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经贸合作的“加速器”。进博会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开放”为魂,不断拓宽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今年,来自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嘉宾汇聚一堂,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亮眼成绩单”创下了历届之最,生动展示了中国开放大门的“越开越大”。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吸引了如英威达、立邦等国际头部企业首次参展,不仅展现了全球高端制造产业链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中国对于新兴领域、新技术的开放态度与包容心态。特许审批政策的创新实施,如澳大利亚牛油果的快速通关,为参展商提供了便利……进博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盛会,更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开放决心与包容胸怀的重要平台。

合作共赢的加速器,激发全球活力。在进博会的舞台上,合作共赢的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为3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约100家参展企业提供免费摊位,中国不仅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展示自我、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宝贵机会,更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互利共赢“进”相涌现,体现的是中国的国际责任与担当,也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进博会上的400多项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如“绿色”轮胎、电解水制氢装置……展台上的一次次“牵手”、一个个合同,都是进博会全球贸易流动的生动景象,展示了国际科技创新的前沿成果,也为全球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共享未来的扩音器,传递中国智慧。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进博会不仅是商品与服务的交易平台,更是理念与文化的交流桥梁。就如,“中欧班列——进博号”陆续抵达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货场中储专用线,这是进博会参展展品连续第四年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上海。自2021年“进博号”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与进博会紧密联系,为欧洲及沿线国家企业参展提供新通道,成为“展品变商品”的高服务品质路径选择。中国通过进博会向世界传递了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为世界提供了解决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进”而有为,“博”采众长。进博会,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共同繁荣的重要力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激发活力,以共享未来的愿景传递智慧,进博会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桥梁与纽带。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进博会更加辉煌的明天,共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