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河之城碧波荡漾
黄海之滨高朋满座
11月17日,淮河生态经济带水利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我市举行,来自淮河生态经济带5省29市县水利系统的领导、嘉宾怀揣治水兴邦的共同愿景齐聚一堂,围绕“打造淮河‘黄金水道’共谋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水为媒共商协同发展大计,以智为笔共绘流域高质量发展蓝图。

“当前,淮河生态经济带迎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期,淮委始终坚持‘十六字’治水思路,全面实施国家‘江河战略’,扎实推进六条实施路径,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为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淮委将牢牢把握‘淮河代言人’和强化流域治理管理主力军的职责定位,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淮河保护治理各项工作。”水利部淮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姬宏表示,近年来,淮河生态经济带水利专委会在促进流域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要继续发挥好“智囊团”和桥梁纽带作用;各成员单位要继续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提升流域水利事业影响力。

共同的治水情怀,在这一刻同频共振;守护淮河的使命,在这里交融汇聚。“淮河治理从来不是独奏,而是五省同心的合唱。”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方桂林说,自水利专委会成立以来,在水利部淮委的指导下,与兄弟省份携手筑牢联防联治机制,共推跨区域工程建设,同守生态保护红线,见证了“幸福淮河”建设的坚实步伐。“面向未来,江苏愿与各方一道,共同谱写淮河保护治理新篇章。”

一场会议,一份使命。“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我们在安澜保障、资源配置、生态保护、改革创新等领域均取得阶段性进展。作为轮值城市,我们赴淮委、省水利厅汇报,走访临沂、六安等兄弟城市,形成‘三联三共一统筹’工作思路,为推动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会上,盐城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岚作《淮河生态经济带水利专委会第五次会议工作报告》,并与下一届淮河生态经济带水利专业委员会轮值城市安徽省亳州市进行交接。

轮值交接象征着责任的传递与合作的延续。接过下一届轮值的接力棒,安徽省亳州市水利局局长荀凤飞既兴奋又倍感使命。“亳州在现代水网建设、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建设、水生态管护等领域持续发力,防洪体系更完善、水源配置更优化、供水保障更强化、河湖面貌更向好。”他表态,亳州将勇于担当创新,高质量推进水利现代化。
接下沉甸甸的接力棒
是对过往成绩的认可
更是对未来合作的期盼
作为本届会议的东道主
盐城以其扎实的水利实践
为整个流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
河海相拥的盐城
是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出海门户
更是践行流域协同治理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我市将水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速落地,水资源统筹调配与安全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注入“盐城动能”。

盐城的生动实践,是淮河生态经济带沿线城市携手共进的缩影之一。从数字孪生淮河建设取得突破,到跨省河湖长协作机制持续深化;从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到幸福河湖建设全面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落地见效——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水利朋友圈”日益紧密,合作硕果盈枝。

立足当下成就,更需远见指引。会议上,专家的前沿解读为流域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动力。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经济师(总规划师)郦建强以《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战略研究及实践》为题,从理念到路径对水利现代化进行系统阐述,为新时代治水提供理论指引。随后,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副主任童学卫围绕《完善河湖长制体系全面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展开,就明晰新时代保护治理的变与不变、绘就新时代河湖的“幸福形态”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绘就淮河幸福河湖新图景贡献实践智慧。


会议期间,参会嘉宾还走进串场河,亲身感受这条千年运河通过系统治理实现水质提升与生态复苏的丰硕成果;在新四军纪念馆,大家重温红色历史,感悟“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的厚重内涵,体会盐城作为革命老区所承载的红色基因与精神血脉;来到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现场,进一步了解这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对提升流域防洪标准、保障区域安澜的重大战略意义,对盐城在推进水利现代化、服务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的担当作为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淮水汤汤,奔流不息;同心筑梦,未来可期。站在新起点,沿淮五省正以更加紧密的“水脉”连接“文脉”与“经济脉”,以更高水平的协同治理守护安澜底线,以更可持续的生态理念绘就幸福图景。在“黄金水道”与“现代水网”的交响中,一条安全、绿色、繁荣、和谐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正加速铺展,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能”。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曾路婵 刘景文 文/图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