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运输箱的打开,丹顶鹤轻盈踱出,振翅飞向空中……11月14日上午,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只人工繁育丹顶鹤经过野化训练后,成功放归大自然。
这10只经人工孵育的丹顶鹤跟保护区工作人员十分亲近,刚打开箱子时,它们还一度围绕在工作人员身旁,不愿离开。后来经过反复引导,它们才飞向天空。“我们为放归的丹顶鹤分别戴上了环志和卫星跟踪器,后续将对其觅食、生存、繁殖和迁徙状况等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研究中心负责人赵永强说。
引人注意的是,保护工作人员不仅为丹顶鹤佩戴了环志,还为其配备了系于鹤腿的红色旗标。“红色旗标放到野外后十分醒目,我们能轻易发现鹤腿上的环志,上面带有编号。例如,字母‘YC’代表‘盐城’。”赵永强说,“另一条腿上装有卫星跟踪器,它可以通过太阳能供电,方便后续开展不间断跟踪调查研究。”
为不断扩大丹顶鹤种群数量,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86年便开始人工繁育丹顶鹤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类技术难题相继被攻克,目前保护区繁育的丹顶鹤超300只。而保护区每年都选择在这个季节进行放归,主要是便于它们尽快融入刚迁徙至盐城沿海越冬的丹顶鹤野生种群,以此提高它们在野外的存活率。
据悉,今年夏季,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监测到15只小鹤出生,这是保护区连续9年发现野化放归丹顶鹤自然孵化成功。随着越冬丹顶鹤的到来,保护区正持续开展人工繁育丹顶鹤野化放归工作,让它们能够适应野外生活,来年顺利踏上北迁之路。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赵亮 通讯员:陈亚芹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胥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