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阜宁高新区赛得利(盐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仓库里,打包整齐的超细纤维素纤维堆叠如山,等待装车;仓库外,4辆大型货车早已列队等候,2辆叉车穿梭往返,将刚下线的纤维包运上货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全球最大的纤维素纤维单体工厂,这里正凭借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彰显着行业领先的制造实力。“我们配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率先采用金鹰集团自研的行业顶尖制造工艺。其中,‘模块化双级脱泡装置’让木浆原料脱泡效率较主流工艺提升30%以上,设备维护时间缩短50%;‘碱溶液吸光度检测法’精准调控废水处理,处理效率提升20%。如今,我们的工艺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产品供不应求,还拥有自主定价权。”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东林说。
走进一台机器的成品观察窗前,李东林指着窗内的产品介绍:“这种纤维直径仅为头发直径的1/20,手感柔软细腻,不仅吸水性强、抗菌能力好,环保标准还达到婴儿安全级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个人卫生护理用品等领域,目前已是安踏、帮宝适、洁柔等知名品牌的核心供货商。”
在绿色发展方面,赛得利(盐城)同样走在行业前列。公司不仅在南美洲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确保核心原料100%为可持续认证的溶解木浆,符合欧盟环保标准,还先后通过“国际森林认证体系、工厂环境模板、欧盟最佳可行技术”三大国际权威认证。
“冷却车间是能耗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这里通过优化冷却工艺严控生产环节能耗排放。”李东林手指冷却车间介绍,目前企业吨丝汽耗、综合能耗较同类企业分别降低8%、15%;热电联产项目竣工后,汽耗降幅将超14%,每年可节约煤炭4万吨以上;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循环利用率超95%,废气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限值50%。
为持续扩大优势,赛得利(盐城)在超细纤维素纤维项目上投资10亿元,新建和改造厂房约7万平方米,新增离心机、纺丝机等设备800多台(套),投产后年可生产超细纤维素纤维13万吨;热电联产项目计划投资2.8亿元,建成后年可生产蒸汽约150万吨、发电2亿度。
在刚刚建成的D线车间,一排排全封闭机器正高速运转。“D线投产后,单条生产线年产能达40万吨,公司总产能也由此突破200万吨,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纤维素纤维单体工厂的市场地位。”李东林说,赛得利(盐城)所有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公司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1.5亿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刘波 通讯员:郭益成
图片:阜宁发布
编辑:梁鹤龄 李艳 王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