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自主建造的全球第五代“长恒系列”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绿能川”号,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顺利完成全部气试任务,标志着国内首次长距离跨区域新建大型LNG运输船舶气试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链自主可控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大型综合性绿色清洁能源项目,盐城“绿能港”是中国海油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当前,凭借产业集群程度高、港池吞吐能力强、港口设施设备全、港航运载效率高、清洁能源储备足等综合优势,盐城“绿能港”正迅速崛起为国产LNG船舶首航的“黄金港湾”,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完成气试的“绿能川”号,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型,总长299米,装载量达17.4万立方米,具备能耗低、兼容广、载货强、航线优等显著优势,代表了全球大型LNG运输船领域的最高水平,堪称“海上超级冷冻车”。2024年,该系列LNG运输船已有“绿能瀛”号、“绿能珠”号交付运营,“绿能星”号、“绿能月”号等也已于今年早些时候下水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LNG船舶气试绝非简单的“检验环节”,而是决定船舶能否交付的关键“准入考试”,需对船舶建造质量与液货系统在低温装载条件下运行能力进行全方面系统检验。作业需跨越不同海事辖区,在低温环境下对整个货物系统进行极端工况测试,面临参与人员多、涉及界面多、协调单位多、航行距离长等多项挑战。
此次气试不仅是对船舶性能的终极检验,更是对我国能源基础设施、跨区域海事协同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能力的一次系统验证。面对挑战,地方政府、海事、海关、边检等单位靠前服务、统筹协调、精准指导,与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沪东中华造船厂共同论证,为“绿能川”号量身定制精准通航方案,全流程保障船舶跨区域安全通航,首次实现江苏与上海跨辖区统一指挥,为作业成功构筑坚实的安全防线。
“此次气试成功,标志着从上海到滨海新造LNG船舶海上调试路线的全面贯通,打通了‘国货国运’从建造到运营的全部环节。”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有力推动“国船国造、国船国试、国货国运”战略落地,增强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链的自主性和韧性,也彰显出中国在全球LNG领域不断提升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刘谦 单冬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严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