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我市两部小型戏曲作品同时获得国家级大奖。盐城市淮剧团创排的淮剧小戏《赶脚》荣获我国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由响水县文化馆打造的淮海小戏《解决问题》则成功夺得我国群众文化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群星奖。这一成绩标志着我市在专业舞台艺术与群众文艺创作领域实现双丰收。
两部从田间地头、市井巷陌中生长出来的地方小戏,没有追逐宏大的叙事与炫目的技巧,而是将舞台扎根于基层的烟火气、将话筒递交给普通的身边人,它们用最质朴的乡音,完成从地方院团到国家殿堂的华丽转身,为“艺术为何”与“艺术何为”这个问题,提交了一份来自盐城的答卷。
破题材之圈 从“身边事”到“国家奖”
淮剧小戏《赶脚》取材于传统戏《孝灯记》,讲述名门闺秀成凤英为追寻被发配关外的未婚夫,女扮男装跌落荒沟,被车夫钱三文搭救回家,由此引发一连串误会与和解的喜剧故事。该剧由平均年龄仅24岁的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以扎实的功底赋予角色鲜活生命力。与传统版本不同,新版本聚焦成凤英的主动抗争,塑造出贵族小姐觉醒的现代形象。“饰演‘成凤英’这个人物,给了我非常多的勇气和力量,”饰演成凤英的市淮剧团青年演员房小莉说,“她为了道义,敢于走一条更艰难的路,这种精神同样具有当代意义,让我很受鼓舞。”
“选择《孝灯记》中的《赶脚》一折,是我们‘守正创新’理念下的具体实践。这一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戏剧冲突集中紧凑,唱腔和表演都极具淮剧特色,本身就具备独立成篇的艺术潜质。其中蕴含着朴素的诚信精神和人间温情,这种价值观是超越时空的。”市淮剧团党支部书记李莺歌说。
淮海小戏《解决问题》则选择一条直接反映基层现实的创作路径。该剧编剧孙智宏深谙基层工作之道:“我们没想写‘高大上’的典型,就想写一个会犯错、能改错、有温度的干部。基层工作的日常,就是最好的剧本。”
《解决问题》以一个看似微小的“一元钱卫生纸”事件为引,在公厕门口这一方寸之地,巧妙构建一场关于规则、身份与民生诉求的戏剧冲突。它抛弃说教,用真实的“窘境”引发共情,用幽默的叙事探讨严肃的治理智慧。《解决问题》的成功印证一个道理:主旋律创作能否“破圈”,关键在于是否敢于并善于从生活的泥土中挖掘生动真实的故事。
破舞台之圈 从“田间地头”到“国家殿堂”
“文华奖终评的舞台我们只站了一次,但村头的舞台我们站了几十次。正是那上百次,才保证了这一次的成功。”《赶脚》主演、市淮剧团青年演员邢琛说。
基层是最好的排练厅,群众是最严格的老师——这是两部戏主创人员的共同体会。
《赶脚》主演、市淮剧团青年演员姜辰颖,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在村里演出的情景。“演出结束后,一位老戏迷还特地找到我,说我的某个身段‘火候还不够’。这些宝贵的意见,我们在后面的演出中都做了改进。”《赶脚》剧组在一次次乡镇巡演中,根据台下观众的反应,精炼台词、打磨表演,让古老的程式化表演重新注入生活的真情实感。“得知拿奖时,我们正在‘送戏下乡’途中,在风口里冻得发僵,消息一来,冷意全没了,像是冥冥注定一样,观众的支持让我们站上了更大的舞台。”姜辰颖说。
《解决问题》的排练过程更是与群众密不可分。这部戏的演员都是响水县文化馆的文艺骨干,他们经常邀请周边居民来观看,根据现场观众的“笑果”实时调整表演。
《解决问题》主演王体苏说:“我们排到‘镇长没带纸’那段,一开始观众不笑,后来有个观众说‘你们这不行,不够窘’,我们就一起琢磨怎么演得更真实。这戏啊,真是观众帮我们一起排出来的。”
这种“下沉”到最基层的创作之路,最终实现“上升”至最高舞台的效应。这是一种逆向的、以服务群众来锤炼艺术品质的破圈之路。
破传播之圈 从“地方腔”到“通用语”
尽管两部戏都运用盐城地方的戏曲形式,但它们却在国家级舞台上征服全国评委和观众。这背后的秘诀,在于作品所传递的共通情感。
业内专家在看完《赶脚》后评价:“这部小戏成功地让传统戏曲与当代观众对话。它保留了淮剧的艺术精髓,又在主题上实现了现代转化,让古老的戏曲在当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解决问题》则以其强烈的现实关怀引发广泛共鸣。该剧在参加群星奖评选时,一位成都的观众表示:“虽然我听不懂淮海戏的方言,但完全看懂了剧情,而且非常有共鸣。”“《解决问题》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打磨,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这样扎根生活的创作,不仅是盐城地域文化的生动表达,更彰显了盐城群众文化作品‘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初心。”市文化馆馆长杨莺说。
获奖之后,两部戏的主创人员都没有停下脚步。“拿奖是肯定,但我们的戏本来就是为老百姓排的,”李莺歌说,“下一步,我们要带着更多好戏,一个镇一个镇地演下去,让父老乡亲们看看咱自家的戏也能登上全国领奖台。”
对于盐城的这两部戏而言,最大的奖赏或许从来不是那座奖杯,而是这深扎于泥土的戏台,和台下观众脸上那真切的笑容。它们的生命在基层,它们的舞台,永远在深入生活的路上。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苏新辉 王咏/文 周晨阳/图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