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进入四季度,全市各地吹响冲刺四季度的“冲锋号”,奋力打好全年“收官战”。为展现各地在重大项目建设一线的高昂士气,报道最新进展,登瀛观察今起推出“大干四季度奋力夺全年”专栏,敬请关注。
10月28日,记者走进东台市头灶镇境内的江苏润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纺织生产场景。在其宽敞的织造车间内,近8000台喷水织机正以整齐划一的节奏高速运转,雪白的纱线源源不断地被织成宽幅布匹,仅有数名工人骑着平衡车在设备间穿梭巡检。这里,几乎听不到传统纺织厂震耳欲聋的轰鸣,取而代之的,是新质生产力在此迸发的强劲脉搏。
“我们20天生产的布匹长度就能绕地球赤道一周。”公司总经理李昌立自豪地说。这并非虚言。从2017年起步时的130台织机,到如今拥有近8000台织机、年产能突破6亿米,润云纺织以连续7年的“滚动投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迅速崛起成为行业巨头。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投资体量巨大、产出效益高的技改项目已于2025年2月全面达产。预计今年公司总产值超10亿元,税收突破5000万元。。
规模扩张的背后,是深刻的“智改数转”。记者看到,依托先进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每条生产线、每台设备的状态都实时呈现中央大屏。一名挡车工可轻松看管百余台设备,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高度的自动化不仅提升了效能,更重塑了生产模式。李昌立透露,通过智能化改造,单位产品能耗显著下降,污水排放量削减过半,绿色制造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凭借这种高科技、高效率、低能耗的模式,润云纺织的“涤塔夫”高档里料和包装内衬布规模已跃居全球和行业首位。
然而,润云的脚步并未停歇。站在已投产的360亩、超20万平方米的一、二、三期项目厂区旁,企业已规划好迈向更高价值链的蓝图:新上马的智能纺织机械装备项目,将助力其向产业链高端装备领域进军;即将启动的智能印染中心,意在向产业链深度延伸,提升附加值;而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标志着企业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拓展,为整个行业赋能。
车间内,亿万根纱线正被编织成引领市场的优质面料;车间外,发展的蓝图已然铺开。东台润云,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其生动的实践诠释着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焕发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用一匹匹布帛织就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胡贝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徐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