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优和博7项发明专利开辟发展新赛道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0-21 16:14

秋日的黄海之滨,海风已携几分凉意,而位于射阳县黄沙港镇的盐城优和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却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10月20日,记者走进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贯穿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臂精准抓取、传输物料,技术人员在控制台前紧盯参数……从原材料的输送到成品的下线,整个生产流程高效流畅,一派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

“目前公司订单非常充足,所有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今年的生产目标是超过3000吨,预计年底可圆满完成。”公司销售副总万海峰话语间底气十足。

 

这份底气,源于企业深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领域的硬核实力。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功能性纤维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企业,自2018年成立之初,优和博便锚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这一“黄金赛道”。这种纤维被誉为“继碳纤维、芳纶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密度仅为钢铁的1/8,强度却是钢铁的15倍,还具备耐磨损、耐低温、抗腐蚀等特性,技术门槛高、市场前景广阔。

2022年堪称优和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跃”。在这一年,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积累了20余年技术经验的央企,向优和博增资1.8亿元,70%控股,优和博自此正式成为央企子公司。

“央企赋能”所带来的变化十分显著:研发投入、生产技术、设备更新、人才培养……都迎来质的飞跃。“我们既保留了民营企业‘船小好调头’的灵活优势,能够迅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获得央企的资源与技术支持,这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底气。”公司董事长赵桂亮感慨地说。

技术创新是优和博的“生命线”。重组后,公司与同益中研发团队协同对生产工艺和生产线装备进行不断升级迭代。车间里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搭载着企业自主研发的高安全性溶剂回收技术及配套装备,具有自动化、工程化程度高,单线产量大,产品品质稳定的特点,不仅让生产效率提升30%,更使产品稳定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产学研协同则为企业创新注入了持久动力。优和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理念,与国内多所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攻关技术难题,如今已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与东华大学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拥有30余件授权专利,其中7项发明专利更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导向,公司积极推进产品研发与创新。成功研制出U800产品,并达成稳定供应,有效丰富了产品品类,满足了市场的高端化需求。此外,还成功实现了金刚纱等新品种的生产,为后续发展开拓了新方向。凭借突出的创新能力,企业先后斩获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工信厅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成为行业发展的“领航者”。

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优和博践行“技术、品质、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参照国内国际标准,逐步构建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管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专注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在这里,每批次纤维的强度、韧性均经过精密检测,确保能够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严苛需求。“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等地的行业头部企业,在产品应用方面美誉度极高。”万海峰拿起一卷纤维样品介绍道,语气中充满自豪。

谈及企业下一步发展,赵桂亮表示,今后将继续瞄准行业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聚焦产品升级和提产增效,开展工艺技术装备迭代和扩产扩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行业新兴力量,这家充满活力的企业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高端新材料的发展画卷上,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也为地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张长虎 通讯员:李盼

编辑:梁鹤龄 李艳 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