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6日,第26届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在盐城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地方合作谋共赢开放包容促发展”,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地方政府、经贸机构和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绘合作新图景。大会期间,中日韩相关嘉宾接受了《盐阜大众报》记者的专访。
共话友城合作新未来
辽宁省友协副会长 贾桂芬
“盐城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辽宁省友协副会长贾桂芬在接受专访时,分享了对盐城的印象及三国城市合作的思考。
贾桂芬直言,盐城此次的筹备工作让她印象深刻,从会场进入流程到各项服务细节,都尽显缜密与巧思,展现这座城市的用心与实力。更让她关注的是盐城在绿色发展领域的亮眼表现。她说,作为绿色产业链前沿城市,盐城在该领域有着诸多创新空间,未来发展潜力十足。
谈及友协在中日韩城市合作中的角色,贾桂芬表示,友协在推动国际友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其核心职能是增进国际友好,在建立友城关系后,通过组织互访、加强联系,在教育、人文等多个领域开展大量工作,推动合作项目务实落地。
对未来深化交流,贾桂芬分享了参会触动:上午发言阶段,“手牵着手,心连着心”的歌声让她深受感染。她期待每年召开的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通过友城深度合作,为三国经济发展、经贸往来注入更多活力。
一条候鸟路牵起两地情
日本鸟取县知事 平井伸治
“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地区之一,这让我印象很深。”日本鸟取县知事平井伸治表示,盐城正在太平洋沿岸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一实践对全球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平井伸治特别提到,鸟取县同样拥有类似的国际湿地,名叫“中海”,是天鹅、野鸭等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听了盐城方面的介绍,我瞬间产生了强烈共鸣。”这份共鸣不仅源于相似的生态特征,更来自一条看不见的自然纽带——候鸟迁徙路线。
“有一种世界级濒危鸟类黑脸琵鹭,沿着从澳大利亚出发、途经中国沿海飞往日本的迁徙路线往返。”平井伸治透露,近年来鸟取县已开始观测到这种珍稀鸟类的踪迹。“这些在盐城受到保护的鸟类,就有一部分飞到了鸟取。”这段跨越国界的生态奇缘,让他看到了两地深化合作的独特契机。
“连鸟儿都能跨越这片海洋,我们人类也一定能够心灵相通。”展望未来,平井伸治期待两地不仅能携手为地球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环境,更能推进人文交流,让这份跨海情缘,随着候鸟的翅膀不断延伸,共同书写地方合作的新篇章。
让交流成果在两地间不断积累
韩国光州广域市国际关系大使 朴先哲
“盐城正在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光州广域市在汽车环保、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领域也拥有先进经验。两地可以开展多元交流,共同打造中韩城市合作的典范。”韩国光州广域市国际关系大使朴先哲说。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朴先哲了解到,盐城是一座同时拥有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资源的城市,目前正朝着智慧城市、能源产业之城的方向转型升级。他认为,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而要构筑这种信任与信心,归根结底要靠交流。要通过人员互访,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产业合作以及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就能水到渠成地展开。
朴先哲表示,通过持续的沟通协作、信息共享与多领域互动,这些合作成果将在两地间不断累积,推动两座城市携手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以友城之桥促中日韩心相通
云南省友协专职副会长 王宇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要深耕人文交流,夯实‘心相通’基础。”云南省友协专职副会长王宇分享了地方友协推动三国城市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本届大会举办地盐城展现了黄海湿地生态优势与开放姿态。王宇说,地方友协具备灵活、广泛、人民性优势,重点发挥桥梁作用,推动省、市、县及社区、学校、企业与日韩对口单位联动,构建“点—线—面”友城网络,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
在增进民众感情上,王宇认为要深耕人文交流,夯实“心相通”的民意基础。例如,云南打造“爱云南”等品牌,借图片展、文化互鉴活动讲中国故事;自2015年起建立的青少年互访机制,已组织近35批、超千名青少年交流,培育友好未来力量。
谈及成果转化,王宇强调需聚焦地方需求,促进经贸、科技、旅游等务实合作,构建“官方引导、民间主体、市场运作”的“大友城”格局。友协也需加强能力建设,完善项目跟踪与成效评估,保障三国城市合作长效推进。
深化生态合作勾勒共赢蓝图
日本佐渡市市长 渡边龙五
“盐城是丹顶鹤保护领域的全球标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日本佐渡市市长渡边龙五分享了对盐城与佐渡两地在携手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的见解与期待。
在生态保护领域,渡边龙五对两地合作充满信心。“虽然盐城与佐渡在城市规模上存在差异,但双方追求的目标高度一致。”他坦言,佐渡市作为日本在朱鹮野化放归领域的引领者,在鹤类保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日本多数鹤类依赖人工投喂,难以在自然环境中自主觅食。因此,他期待以湿地保护为切入点,依托朱鹮与丹顶鹤这两张“生态名片”,进一步深化两市友好关系,并将成功经验辐射至日本全国。
“今年佐渡的孩子们与盐城市乒乓球队开展了愉快的互动,这让我更加坚信,青少年交流是塑造未来的关键。”渡边龙五表示,未来应全面规划两市的民间交流形式,可结合旅游观光等多种载体持续推进。“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们亲眼见证,朱鹮与丹顶鹤这两种代表日中两国的标志性鸟类,是如何在繁育保护体系下生生不息。”
携手打造绿色城市典范
韩国堤川市副市长 崔承焕
“盐城以系统化的环境管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功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令人印象深刻。”韩国堤川市副市长崔承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盐城开通直航航线扩大了与韩国的交流,堤川与盐城在中小企业、青年及文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崔承焕说,盐城在湿地生态修复以及海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非常突出,濒危物种的复育和市民环保网络活动亦成效显著。他介绍,堤川市正在推进应对气候危机的环保政策、河川修复及绿地建设,“今后将积极借鉴盐城市的优秀经验。”
“两座城市可以围绕湿地保护和音乐电影等领域开展多样化交流,例如举办双向文化节等活动。”崔承焕表示,双方可通过湿地修复、生态城市管理技术交流及“碳中和”政策合作,共建国际生态网络示范城市。“通过联合研讨会和研究项目,携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典范。”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张长虎 陶秋凤 周创 宋晓华
编辑:梁鹤龄 李艳 徐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