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到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满足群众需求。
“幼有所育”如何迈向“幼有善育”?记者近日走访亭湖区,从一个个托育点位中寻找答案,观察普惠托育服务网如何织就。
社区“宝宝屋”:
临时有事去“寄娃”
9月10日,唐亚菲的手机收到一条预约成功通知,“明天又能带孩子去‘宝宝屋’玩了。”
唐亚菲口中的“宝宝屋”,位于亭湖区东亭湖街道富康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站二楼。作为亭湖区首批社区托育试点之一,富康社区“宝宝屋”于2024年10月正式运营,免费向辖区内1至3岁婴幼儿家庭开放。
“我们去上海学习过成熟的‘宝宝屋’运营模式,结合盐城本地情况做了调整。”富康社区党委副书记曹均介绍,上海的‘宝宝屋’多为收费模式,30元一小时,而富康社区‘宝宝屋’依托财政补贴,免费向辖区内家庭开放,家长只需通过“富康社区宝宝屋”微信小程序提前一天预约即可。
“宝宝屋”服务时间从周一下午到周六上午,上午8点半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5点半。“‘宝宝屋’为临时照护,不提供餐食、午睡服务。目前有两位老师,最多能容纳15个孩子,既能保证活动空间,也方便老师照顾。”李龙负责宝宝屋日常运营。
社区“宝宝屋”主打“临时托育”功能,精准对接家长的碎片化需求。“有的家长要去学校接大宝,或者临时有事没人带娃,我们就帮着照看一两个小时。有次一位妈妈着急去医院取报告,就把孩子放在了这儿。”韦陈秀曾是亭湖区盐东幼儿园的老师,因幼儿园生源减少,应聘来到社区“宝宝屋”。
“通常上午有十二三个孩子,下午有七八个孩子。”李龙坦言,在实际运营中,“宝宝屋”更多地成为家长带娃玩耍的场所。
“这里不仅有专业的老师、专业的场地,还能让孩子和同伴一起玩,比闷在家里好,孩子性格都开朗了不少,我们都很喜欢带着孩子来这里玩。”唐亚菲说。
不过,社区“宝宝屋”的运营也面临挑战。“目前资金主要靠财政补贴,老师工资、场地维护都需要花钱,长期运营压力不小。”曹均说。
幼儿园下延托班:
托幼一体促衔接
除了社区里的“宝宝屋”,一部分传统幼儿园主动拓展托育服务,开办下延托班,招收2至3岁的孩子。
“以前幼儿园只招3岁以上的孩子,现在有了下延托班,2岁的孩子就能送来,我能安心上班,又能让孩子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9月11日下午,在亭湖区实验幼儿园,家长沈玲接走孩子时说。这所幼儿园迁至新址后,今年9月开设了1个托大班,目前已有11名2至3岁的孩子。
“托育是传统幼儿园未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扩大招生范围,稳固生源,为未来3至6岁儿童入园做好准备。”幼儿园教研主任王慧说,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已有的场地和资源开展托育服务,拿出部分师资和教室,改造提升,向托育转型。
老师从幼儿园内部调配,采用“两教一保”配置,且持有育婴师证或保育员证。“幼儿园老师有丰富的幼儿照护经验,针对低龄孩子的特点调整教学和照顾方式,更好上手托育工作。”王慧说。
“相对于幼儿园小班,托班更注重生活照料。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比较弱,我们会帮他们穿脱衣服、喂饭,同时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已有6年幼教经验的托班老师花一丹说,每天会记录孩子的饮食、睡眠、排便情况,放学时反馈给家长。
托班的课程设置上也作了相应调整。花一丹举例,幼儿园小班的集体活动时长约15分钟,托班则缩短至8至10分钟。托班平时会注重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练习抓、拿、取等一些基本技能。
托班收费标准严格参照公办普惠标准,每月收费950元,另10元一天的伙食费。
目前,亭湖区开设托班的幼儿园有45所,提供托位2340个,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达到70%。
托育园:
科学育儿好“搭子”
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育儿,是托育园获得家长信任的关键。
对于“90后”新手宝妈张雅丽而言,托育园带来的幸福感是双份的,宝宝开心,自己舒心。
“我家宝宝9个月就送来了。”9月4日下午5点,在滨河路托育园,张雅丽来接女儿陆陆,“我不是因为没人带,而是觉得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带娃也是如此。”
一开始,家里的老人也反对,“舍不得”“不放心”,但陆陆在10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了自主进食,语言发育也很不错,能说简单词语。张雅丽说,现在看到孩子在保育师专业照护下一点一滴地进步,一家人都很欣慰。
步入滨河路托育园,这里就像一个快乐的“小人国”。鞋柜、沙发、桌椅、洗手池、马桶等都是“迷你”版。园内的所有硬件都是按照0至3岁孩子的身高和使用习惯量身打造的。
根据入托幼儿的月龄,设置乳儿班(6至12个月)、托小班(12至24个月)、托大班(24至36个月)三种班型,以乳儿班1∶3、托小班1∶5、托大班1∶7的师生比配置教师,并安排保育员,让孩子在园内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料。
收费标准为乳儿班每月1350元,托小班每月1150元,托大班每月950元。
“0至3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每个阶段的需求都不同,我们的课程和设施都要跟上孩子的成长节奏。”滨河路托育园教科研主任王笛说。
王笛介绍,乳儿班以大运动训练为主,帮孩子练习爬行、站立,每天还会记录孩子的体温、喂养、睡眠情况;托小班增加集体游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托大班则融入更多五感探索课,让孩子通过触摸、倾听、观察,激发孩子的感知力。
专业的照护,离不开一支“硬核”的师资队伍。在滨河路托育园,既有拥有20多年幼教经验、参与过省级托育课题的老教师,也有从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婴托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老带新”的传承模式,让经验与创新碰撞出火花。
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2024年年底,亭湖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建成运行,成为全市首家由政府主办的示范性、引领性、综合性托育服务基地,统筹全区托育服务指导工作。
“推动托育服务从‘托得起’向‘托得好’转变,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迈进。”有着30年幼儿教育经验的亭湖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李伟说。
托育服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今年2月,亭湖区出台《关于“善育在亭湖”品牌建设的若干措施》,从财政、人才、服务等多方面发力,让“生育友好”更加可感可及。
在财政方面,加大入托入园补贴力度,根据实际收托婴幼儿数,分层分类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每名婴幼儿每年800元至1500元的运营补贴。
更贴心的是,首次在亭湖辖区内公办托育机构入托的孩子可申领“托育电子体验券”,享受一个月的免费托育服务体验。
打开“善育在亭湖”小程序,一系列婴幼儿照护、产妇保健、产后康复等课程可线上预约后,在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参加。
这是亭湖区为辖区内0至1岁婴幼儿常住家庭提供全年100小时免费综合服务,包含64小时母婴课程和36小时家政服务。目前,已连续开展二十期,服务超800人。
推进“医育结合”,目前区妇幼保健所及基层医疗机构已与30多家托育机构签约。医务人员每月入园对婴幼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体检项目涵盖体格发育评估、心肺功能检查、口腔健康筛查以及发育预警征象识别等。
截至目前,亭湖区建成公办托育机构21家,指导建设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33家,全区托育服务机构已达54家,社区临时托育驿站(新民社区宝宝屋、富康社区宝宝屋)2家,总托位数达3080个,每千人托位数达4.5个,远高于周边县区和全国平均水平,“15分钟高品质托育服务圈”基本形成。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戴汇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