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沉浸在节日的热闹里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放弃了休憩的时光
选择站在岗位上
用责任守护平安
用付出温暖岁月
“洁”尽全力
守护城市“颜值”
10月1日清晨四点,城市尚未完全苏醒,国庆的第一缕晨曦还未穿透云层,季士娥已经穿上橙黄色的环卫工作服,推着清扫车出现在世纪大道上。“越是过节,街上人越多,咱这活儿越不能含糊。”她弯腰捡起路边的空瓶子,声音透着一股干劲。
国庆假期
当大多数人忙着出游、探亲
享受休闲时光时
像季士娥这样的环卫工人
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
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每一条街道
用双手擦亮节日的“城市名片”
“过节家人总盼着我能早点回家吃顿团圆饭,可节假日游客很多,街上的落叶等垃圾不及时清走,不仅影响市容,还可能滋生细菌。”季士娥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将垃圾倒入清运车。记者注意到,她的作业车里除了清扫工具,还多了几个分类装好的垃圾袋——如今,随着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她们不仅要做好清扫,还会指导市民正确分类投放。从事环卫工作12年,季士娥几乎没过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刚开始也觉得遗憾,后来看到自己清扫的街道被大家称赞,就明白了这份工作的价值。”
同样,垃圾运输车司机马玉明正在对中南世纪城附近的垃圾桶进行收集清运,每逢节假日,他们比平常更忙碌,居民聚餐、游客增多,周边垃圾量比平日明显增加,要全力保障周边20几个垃圾站及时清运。“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垃圾的日产日清,为保证大家能过一个祥和的节日,我们一定要在岗位把活儿干好!”马玉明说。
街边,国旗迎风招展,环卫工人推着清扫车走过,橙黄色的身影与热闹的节日景象融在一起。珠溪古镇、人民路、戴庄路……从喧嚣到宁静,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他们的身影一直未曾远离;公厕清理、果壳箱擦洗、公交站台保洁……他们用一遍遍清扫、一次次弯腰,让节日的城市始终保持着洁净,也让“劳动最美”的模样,成了节日里一道亮眼的风景。
11年假日在岗
用坚守织就高速平安网
“嘀嘀——”10月1日上午9时30分,沈海高速大丰服务区警务工作站内,智慧交通大脑平台突然发出急促警报。盐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沈海白驹中队指导员顾和朋,指尖飞速划过屏幕。屏幕上的红色预警信息清晰显示:一辆悬挂苏J号牌的小型客车在服务区停留时,系统核查发现驾驶员王某的机动车驾驶证已超期2个月,属于“驾驶证超期未换证仍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顾和朋立即挂好执法记录仪,快步走向警车,“节假日车流大,证件不符、状态异常的情况最容易隐藏风险,一点都不能大意!”
今年33岁的顾和朋,已从警11年,对他而言,节假日除了坚守就是坚守。沈海高速串联着5个收费站、2个服务区,平日车流不息,到了小长假,车流量更是翻着倍增长。“6岁的女儿特别懂事,早就习惯了我节假日加班,每次都会说‘爸爸,你安心上班吧,我会帮你照顾妈妈的’,孩子越乖,我心里越不是滋味。”提及家人,顾和朋难掩愧疚,但转身看向车流时,眼神又立刻变得坚定有力,“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得守好脚下这条路。”
10月1日中午,顾和朋巡查至沈海高速北行1062KM路段时,发现一辆白色小汽车打着双闪停在应急车道内,驾驶员在车旁焦急地来回打转。他立即靠边停车,做好安全警戒后上前询问,得知车辆因爆胎无法行驶,而驾驶员是新手,不会更换备胎。“别着急,我来帮你!”顾和朋一边安抚驾驶员情绪,一边取出工具,熟练地卸下故障轮胎、安装备胎。仅用15分钟,备胎便更换完毕。“警察同志,太感谢您了!要是没有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驾驶员再三道谢,顾和朋则认真叮嘱:“路上注意安全,找最近的出口下高速,备胎最好不要长时间在高速上行驶。”说完,他便回到警车上,继续投入巡逻工作中。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国庆假期里不断上演。9月30日深夜11时,顾和朋巡逻至沈海高速1050KM路段时,发现一名老人在应急车道上缓慢行走。他立即鸣笛示警,将警车停在老人身后做好防护,快步上前将老人扶上警车。了解到老人独自从福建乘客车回苏北,在大丰服务区下车休息时,被司机遗忘,手机等物品也在车上,情急之下便上了高速,准备拦车追赶乘坐的客车。顾和朋一边安抚老人,一边通过系统调取客车信息,最终成功联系上驾驶员,并驱车将老人送到就近的开发区收费站出口,助其登上客车。
“如今的高速交通治理,除了民警常态巡逻,还有科技装备赋能,硬件设施加持。”顾和朋介绍,他们实行“小巡区”巡逻模式,勤务指挥室24小时巡查监控和路面巡逻不停歇无缝对接,实现交通警情“快发现、快到场、快处置”。“对高速易拥堵、事故多发路段,大队3座无人机鹰巢,常态化进行‘空中巡防’,发生事故、堵车等异常情况时,无人机可以立即起飞到达异常路段上空,通过喊话提醒先期处置,准确提供现场画面,让疏导救援处置更精准更高效。”顾和朋表示,大队还设有易拥堵匝道的视廓诱导灯、夜间激光防疲劳射线灯、车流密集时自动播报提示的语音灯箱,多管齐下,全力守住高速道路安全。
“虽然每次过节都不能陪家人,但看到返乡的群众、奔波的驾驶员都能安全回家团圆,我就觉得特别荣光、特别自豪。”顾和朋说,这份感受,便是他十多年来不忘初心、坚守岗位的意义,也是一名高速交警对伟大祖国最深情的表白。夜色中,顾和朋驾驶的警车警灯闪烁,照亮了执勤巡逻的道路,也温暖了每一位出行人的旅途。
时刻守护孩子健康
10月1日上午9:30,市儿童医院新院区二楼,在大人带领下前来就诊的小朋友一点儿不比平常少。上午8点起,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陈树霞便开始接待小患者们,“因为孩子们都放假了,所以今天人更多一些。”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国庆小长假并无“休假”概念,“在岗”已成常态。
上午7:30,有人已踏上外出旅行的路途,有人还沉浸在小长假的慵懒梦乡中,而该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春晖,早已抵达病区默默查房,那些住院部的“小病号”们,才是他最为牵挂的。查房结束后,专家门诊8点准时开诊,走廊里已有家长抱着孩子前来问诊。儿童医院三个专家门诊、内科外科两个普通门诊、一个儿童保健中心,全部正常开诊。
“我家孩子夜里三点多突然发烧,体温38.5度,不咳嗽,但他说肚子有点疼。”市民吕女士抱着儿子急匆匆走进诊室,“本来我们假期有出行计划,但孩子一发烧,全家计划都打乱了。”像吕女士这样的家长,并非少数,孩子的健康,是家庭“第一大事”,其他计划,都得顺延。
“发热的、腹泻的、咳嗽的,上午看来,这些症状还是比较多的,很多都是因为受凉引起的。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遵医嘱就可以,回去要让孩子好好休息。”在张春晖看来,小长假与平常没有区别,他说,“医护人员节假日坚守岗位,是本职,更是天职。”
在儿科保健门诊,康复治疗师孙一方和同事们正在为一些学龄前儿童做体检。“如今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生长发育的各个环节,会定期来进行体检,做一些评估。”孙一方介绍道,与往常不同的是,国庆当天来就诊的孩子,大多是父母“齐上阵”陪同,“因为假期里家长不用上班,能一起陪孩子来,也能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健康情况。”
在住院部,100多个小患者分布在不同的病区内。记者看到,这里功能齐全,明亮整洁,给人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由于新院区对病房进行了提升改造,家人在这里陪同,空间更大,布局更合理。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有单人病房、双人病房,也有适合全家来陪同的家庭一体化病房,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
国庆当天,儿科主任秦劼带着团队逐个病房查房,仔细询问小病患的情况。“虽然我上午是休假,但根本休不下来,病人在这儿,心就在这儿。”在病区里,医护人员会细心叮嘱即将出院的患者家属用药剂量、护理要点,面对新入院的小病患和家长,他们又会亲切耐心地安抚,帮大家打消紧张不安的情绪。
一楼候诊大厅,呼啦啦的小火车载着孩子们开了一圈又一圈,这个小长假,医护人员在岗位上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健康,他们无声的付出,既是担当,更是对国庆最好的献礼。
双节坚守保畅通
用步履传递团圆温度
国庆遇中秋,双节同庆时,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喜悦中,盐城邮政系统的快件揽投员们却坚守岗位,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服务传递温度,在不同场景里书写着同样的担当。
在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绵秋雨并未阻挡蜜梨出村的脚步。正值蜜梨销售旺季,盐城邮政滨海分公司揽投员凡明智每天准时上门,成了梨农心中的“定心丸”。他仔细检查每箱蜜梨的包装是否牢固,避免运输中磕碰;熟练地用胶带封装箱口,动作干脆利落;再快速核对订单、粘贴面单,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这些蜜梨不只是客户的节日礼,更是农户一年的增收希望,慢不得,也错不得。”凡明智边贴单边说,手中的动作也未曾放慢,他用风雨无阻的坚守,为本地农产品搭建起“出村进城”的运输桥梁。
而在盐城市区,盐城市邮政分公司解放路揽投部的投递员王瑞忠,则在街巷间演绎着“不歇脚”的忙碌。10月1日清晨,天刚亮他就到岗分拣邮件,双节期间的包裹量比平日增加近三成,其中不乏月饼礼盒、家乡特产。他戴着手套,手指划过邮件编码的瞬间,便精准将包裹归入对应片区的投递袋,十二年经验让他成了片区“活地图”。“看编码、记片区,这些门道都是练出来的,节假日的邮件装着思念,得第一时间送到。”王瑞忠说。
从文峰路到建军路,从迎宾路到解放路,这片老城区不仅有密集的居民楼,还分布着众多商铺、单位,情况复杂,投递难度大。王瑞忠骑着满载包裹的电动车,小心翼翼绕过行人,停稳车后便抱着邮件爬楼梯,额角的汗水浸湿了工装,却总是先将邮件轻递到客户手中,再道一声“双节快乐”。一天两趟出车、处理揽收业务,全天步履不停,这样的节奏即便在假期也从未改变。十二年来,他累计投送邮件超50万件,保持“零差错、零投诉”,“邮政投递不只是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这份信念让他在平凡岗位上,用步履传递着跨越空间的团圆心意。
这个双节,凡明智、王瑞忠只是无数快递员坚守者的缩影。他们或冒雨护农货,或踏夜送包裹,用汗水与坚持兑现服务承诺,让节日的祝福与牵挂准时抵达,成为双节里最温暖的风景线。
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的“志愿讲解员”
“小朋友,你知道新四军和八路军为什么会在白驹狮子口会师吗?这里可是咱们盐城重要的红色地标哟!”10月1日上午9点,大丰区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地刚开馆,志愿者杨倩就忙着给游客讲解。作为狮子口村人,这并非杨倩第一次在节日期间参与纪念地值守。“利用自己所知,为他人、社会提供帮助,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杨倩一边引导游客有序参观,一边向记者介绍。
国庆当天,杨倩开馆前就已到岗,忙着整理讲解资料、检查展区指引牌,随后便投入到游客引导、展品讲解辅助、秩序维护等工作中。
纪念馆内,遇到驻足凝视历史资料的游客,杨倩主动上前分享背后的故事;碰到带着孩子的家庭,她用生动的语言解答孩子们的提问。“今天有个小朋友追问会师时发生的故事,我结合村里老人讲的往事给他解答,孩子听得特别认真,还说要把故事讲给同学听。”说起工作中印象深刻的瞬间,杨倩脸上满是笑意。
为了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杨倩岗前做足了功课,反复研读狮子口会师的历史资料,“不能与历史有偏差,这是对红色记忆的尊重。”她说,志愿服务不只是“付出时间”,更是“双向滋养”,给游客讲解时,自己对历史的敬畏感也在不断加深。
节日本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杨倩选择坚守岗位,家人也给予了全力支持。“14岁的儿子会和爸爸一起安排节日活动,还叮嘱我好好工作。”提及家人,杨倩语气里满是温暖。作为狮子口村村部派出的志愿者,她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仅是协助场馆运营,更要传递“活”的历史:“要让游客感受到历史与脚下这片土地的真实关联,让纪念地不仅是历史符号,更是有烟火气的‘家乡’。”
面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杨倩真诚地说:“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段历史里汲取力量继续前行,也欢迎常来看看这片红色土地的新模样。”对于家乡未来的红色文化传播,她满怀期待,希望红色基因能与乡村生活深度“绑定”,让红色文化从纪念地“走出来”,成为游客能触摸、村民能受益的“活风景”。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李倩 李泓儒 祁佳 宋晓华 李凯迪 金建华 通讯员:郑玉婷 王悦 吴佳辰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王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