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21日,由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滨海县政府、盐城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同赴美丽滨海之约共襄全球滨海论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国知名媒体&大湾区企业家走进盐城”活动成功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媒体大咖、大湾区企业家代表约40人同赴美丽滨海之约,共襄全球滨海论坛。活动现场,本报记者诚邀部分嘉宾分享其所感所悟。
梁嘉杰 香港经济导报社亚太分社社长、一带一路经济开发与自贸园区联盟执行秘书长
观生态高度,察绿色深度,感产业活度
此次盐城之行,是一次令人欣喜的发现之旅。盐城向我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平衡之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相辅相成的协奏曲。
首先,是生态保护的“高度”。广袤的滩涂、翱翔的珍禽、一望无际的湿地,盐城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于发展基因之中。这片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关键枢纽,不仅是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更彰显了一座城市主动承担全球生态责任的远见与担当。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令人敬佩。
其次,是绿色发展的“深度”。盐城没有将生态保护停留在静态守护,而是积极探索其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我看到了依托风能、光能打造的绿色能源体系,也看到了将“生态+”融入文旅、康养的创新实践。特别是了解到LNG冷能综合利用的规划,这正是循环经济与降碳减排的绝佳范例,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科技内涵与产业深度。
最后,是产业经济的“活度”。绿色底蕴成为了盐城吸引高质量投资的“金名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显示出盐城产业转型的清晰思路和强大决心。“苏超”联赛的引入,更是点睛之笔,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时尚感、年轻态与吸引力,为经济活力注入了全新动能。
总而言之,盐城的实践为全球滨海城市提供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我对2025全球滨海论坛的成功举办充满期待,相信盐城的故事将通过我们的笔触,传向亚太,传向世界。
孙勇 珠海同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选择盐城扎根经开区共谋发展
非常高兴来到盐城参加“同赴美丽滨海之约共襄全球滨海论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国知名媒体&大湾区企业家走进盐城经开区”活动,从汽车产业到新能源产业再到现代服务产业,一天的实地探访企业让我切身感受到盐城经开区蓬勃发展的动能、优越的营商环境,更感受到盐城这座城市的创新激情和发展潜力。
这是一片“区位与战略”兼具的热土。盐城,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早已不是我记忆里的“苏北小城”,这里现在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增长极,是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更是正在崛起的世界级新能源之都。而盐城经开区,更把这份“区位优势”变成了“发展胜势”,让我们看到了“产业转移、拓展空间”的无限可能。
这是一片“产业与实力”共生的沃土。做企业的都知道:“单打独斗走不远,集群发展才能飞”。盐城经开区是盐城市重大项目的集聚地,更是全市特色产业的新高地,这里把“产业链”做成了“竞争力”。对于我们新能源装备企业来说,在这里能当天找到零部件供应商,一周对接终端车企,实现高效率“上下游无缝衔接”。对于企业来说,选择盐城经开区,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嵌入成熟产业链,借势起飞”。
这是一片“温度与速度”并存的热土。如果说“区位”是底气,“产业”是根基,那“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安心发展的“定心丸”。今天的参观我最直观的感受是:盐城经开区的服务既有“大湾区速度”,更有“盐城温度”。从珠江之滨到黄海之畔,作为“科技企业考察者”,我们相信:选择盐城,就是选择机遇;扎根经开区,就是扎根未来。
郝建中 珠海天沐温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
赋能盐城,落户滨海,共创未来
非常荣幸代表大湾区企业回到盐城参与“同赴美丽滨海之约共襄全球滨海论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国知名媒体&大湾区企业家走进滨海”活动。作为一名在外创业的盐城人,也作为天沐集团在盐城的投资代表,我想分享对盐城、滨海县及黄海新区营商环境与发展的切身感受。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区位优势显著,不仅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支点,更是新兴的世界级新能源之都。其优越的生态资源、便捷的交通和开放包容的发展氛围,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重点关注区域——滨海县与黄海新区,正是盐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滨海产业基础坚实,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领域,与大湾区企业转型高度契合。县政府高效务实、政策支持有力,增强了我们的投资信心。
黄海新区作为省级重大开放平台,凭借高起点规划、“一区多园”模式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为企业融入高端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提供重要机遇。此外,滨海港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大幅降低物流成本,为临港产业与国际市场拓展提供坚实支撑。
盐城与滨海的魅力,还体现在生态与文旅资源上。美丽的黄金海岸、湿地景观,尤其是月亮湾旅游度假区的巨大潜力,令我们倾心。因此,天沐集团决定在此投资建设大型温泉旅游度假项目,深度融合本地文化与生态资源,致力打造华东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盐城文旅升级和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坚信,选择盐城、落户滨海就是选择未来。愿与这片热土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张志怡 津云新媒体合作拓展中心主任
讲好盐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借助此次活动,我第一次从天津来到了“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盐城,第一次走进了盐城经开区。我们进企业、入车间,在近距离触摸盐城经开区发展的强劲“脉搏”中,感受盐城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蓬勃动能。
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知道,这将是一场不凡的旅程,空气中充满了清新和发展的味道。正如之前我在媒体报道上看到的那样,盐城的确是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这里不仅环境好宜居,更重要的是发展优宜业。这里以生态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探索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路径。
在盐城经开区的实地探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道路上一路生花,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成为展示盐城发展活力和实力的重要窗口。虽然盐城和天津相隔800多公里,但是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生长脉络以及发展方向还是有比较相近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落户盐城经开区的通威太阳能从开工建设到产品下线仅用时145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盐城经开区速度、盐城速度,更是代表我们中国的发展速度。
一路走、访企业、赞发展。作为媒体人,我们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传播优势、专业优势与资源优势,积极分享在盐城经开区的所见所闻,讲好盐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让更多企业家了解这里、关注这里、投资这里。
2025全球滨海论坛即将在盐城举办,希望媒体同仁将这里的湿地保护与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向世界传播。
孙信华 深圳市江苏滨海商会会长
既是家乡合伙人,亦是发展摆渡人
离开家乡到深圳打拼已有20余年,很开心能参与此次意义非凡的盐城之行。作为一名从盐城走出去的企业家,每次回到家乡,总能感受到新的变化和蓬勃的朝气。这次围绕全球滨海论坛的参访,更让我对家乡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最让我自豪的是盐城生态保护的定力与远见。黄海湿地这片宝贵的生态财富,不仅是盐城的“金字招牌”,更是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贡献。家乡坚持“生态优先”,并非放弃发展,而是以长远的眼光,守护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坚守,为我们后代留下了最珍贵的绿色家底,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盐城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也让我深受启发。我看到,家乡正巧妙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无论是利用风能、光能打造绿色能源典范,还是规划LNG冷能综合利用、发展低碳产业,都展现出前瞻性的布局。这与我所在的物流与能源领域高度契合,让我看到了巨大的合作潜力和投资新机遇。绿色发展在这里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和未来。
更让我振奋的是盐城产业经济的活力与开放。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集聚,“苏超”联赛带来的青春脉搏,都展现出家乡拥抱创新、汇聚人才的强大吸引力。这为我们深圳的企业家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商会会长,我将更积极地扮演好“桥梁”角色,组织更多深圳及大湾区的企业来盐城考察,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来,也将盐城的机遇和优势推介出去,推动更多实实在在的项目合作落地。
此行,我既是归乡游子,更是发展合伙人。我坚信,盐城的绿水青山必将成为造福一方的金山银山。我愿与所有关心盐城发展的朋友们一道,为家乡的繁荣未来贡献更多力量。
沈迎才 厦门市盐城商会副会长、网界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总裁
搭建桥梁促进合作共赢
这次回来家乡盐城参加这样特别的活动感觉非常棒,真切感受到盐城澎湃的发展热情和无限的发展潜力。作为厦门市盐城商会的一分子,我将努力搭建起厦门和盐城两地企业合作的桥梁,积极发挥好纽带作用,多推介优质企业到盐城投资发展,促进合作共赢,尽我所能为家乡多做点实事,为盐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这几年盐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交通:机场、高铁、高速、高架立体串联,机场、港口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外接日韩港台,内通北上广深,尤其是从盐城经开区10分钟内可以上高速、坐高铁、乘航班,30分钟内到港口。这样便捷的交通让我们在外打拼的人看到了“通江达海、联接全球”的便利,可以说便捷的交通铺就了企业发展的“高速路”。
从全球领先的智能智造工厂——悦达起亚第三工厂到韩国SK集团全球布局中最大的行业龙头——SK动力电池盐城基地到全球光伏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的组件基地——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到全球最大的汽车滑轨生产基地——佛吉亚(盐城)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再到国内领先的大票零担网络运营服务商——聚盟共建,我们领略了盐城经开区乃至整个盐城市的产业发展优势,从中看到了两地企业合作的机遇。我们坚信,盐城这片热土,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我想为举办此次活动的盐城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点赞,活动不仅依托“苏超观赛+产业共振+招商考察+城市宣传”模式成功推介了城市文旅资源和强劲的产业发展情况,更为即将在盐城举办的2025全球滨海论坛造浓氛围。
来源:邓兆冲 胡贝/文 王焱 张一轩/图
编辑:梁鹤龄 李艳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