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东台,228国道两侧的一座座风机迎风转动,白色叶片在滩涂上空划出从容的弧线。这片风电场,两年前还是一个已运行十余年、逐渐面临退役的“功勋老场”,通过创新延役改造,如今“老树发新枝”,再度肩负起生产绿色能源的使命,并荣获“202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成为国内风电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项目。
“这片老风场2006年投运时采用的是1.5兆瓦机组,经过十几年运行,部分设备存在老化问题,发电效率也跟不上新一代技术。”站在升压站楼顶,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东台项目负责人指着成排的新风机介绍,“我们做的不只是换风机,而是在规模不扩、旧基不拆、土地不增的前提下,实现‘小机换大机、低效转高效’的跨越升级。”
2022年11月,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东台200兆瓦风电创新升级改造延役项目正式启动。作为国内首个单体容量最大的特许权延役改造项目,其挑战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如何不扩地、不破坏生态,实现风电场“脱胎换骨”。项目团队以“横向限制、竖向发展”的改造思路,在原有红线范围内实现机组迭代——将原有的134台1.5兆瓦风机,更换为12台5兆瓦和25台5.6兆瓦大容量机组,总容量不变,发电效率却实现质的飞跃。
“最难的环节是老旧风机基础改造和叶片拆除。”技术工程师介绍,团队从设计初期就坚持创新与实用并重,首创“八爪式风机基础增强结构”等关键技术,既保障了结构安全,又控制了施工周期。项目针对实际难题,总结关键技术,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QC成果奖9项、省部级工法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环保表扬案例1项,此外,还参编行业标准3项。
安全管控和生态保护始终是项目推进的底线。项目安全总监透露,他们借助“布控球”“记录仪”,构建智能监控网,实现全过程安全管控,不仅较计划提前33天全容量并网发电,还实现安全、质量事故“双零”目标。项目组严格履行社会责任,严防灰尘扬尘污染、垃圾随意抛弃、生活废水排放等环境破坏现象发生,施工结束后迅速复绿复垦,最大限度守护滩涂生态。
如今,新风机已全部并网发电。截至7月底,已向电网提供清洁绿色电力8.1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4.7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7.98万吨。更令人欣喜的是,风场生态正在快速恢复——风机平台边坡绿草如茵,盐蒿蓬勃生长,成群的麋鹿和鸟类重新回归这片栖息之地。
“这是一次先行先试的挑战,也是一项示范引领的工程。”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复查专家组评价,“项目各项技术达到设计预期,实现创新为产业赋能、科技为生态护航,并为后续改造延役风电场提供了实战样例。”老旧风场改造不是终点,而是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盐城实践”正为全国风电行业提供新老风机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的落地示范,让更多老风场“再上岗”继续书写新的绿色诗篇。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周创 通讯员:柏成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