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初染盐城,9月15日,“飞阅湿地守护世遗”全国湿地城市媒体航拍盐城活动走进盐都区,在草房子、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与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之间,用镜头定格“东方湿地之都”的秋日诗篇。
HELLO,YANDU
上午,嘉宾们走进了草房子景区。阳光洒在油麻地小学,给教室屋顶镀上一层暖金。这里是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故乡,也是其代表作《草房子》的现实原型。嘉宾们漫步在油麻地小学,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桑桑、纸月们的纯真年代。
西乡文学馆内,《草房子》手稿与国际安徒生奖奖牌静静诉说着文字的力量,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北京晚报高级记者司马小萌驻足展柜前感叹:“这些泛黄的稿纸比任何影像都更有穿透力,曹文轩用芦苇、风车、水牛搭建的精神原乡,恰恰是盐城湿地最柔软的文化基因。”
午后,嘉宾们来到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的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作为盐城西部重要的湖荡湿地,大纵湖以其独特的“平湖秋月”美景闻名遐迩。无人机升空,从高空俯瞰,湖面宛如一面明镜镶嵌在绿野之中,碧波荡漾间不时有水鸟掠过,激起圈圈涟漪。
嘉宾们乘船驶入芦荡迷宫,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迷宫世界。30平方公里的湖面上,120余种植物织就绿色帷幕,高大的芦苇丛生,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的屏障。
“真是太震撼了!”哈尔滨日报社视觉新闻部主任记者韩伟在看到鸿雁伴飞的壮观景象后发出感叹,“以前总拍城市风景,哪见过这样的‘活风景’,按快门的手根本停不下来!”
最后一站,嘉宾们来到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蟒蛇河历经多年治理,如今焕发新生。船只行驶在清澈的河面上,阳光洒下,河面波光粼粼,仿佛碎钻洒在上面。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杨洋 通讯员:韩宗明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