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占经营主体的95.7%、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0.4%,贡献了86.7%的税收、82.7%的对外投资和56.9%的外贸进出口。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和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但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外贸市场的不确定性,民营经济挑战持续增多、发展受到影响。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在困境中砥砺前行,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大力度落实各类政策,更实举措解决发展难题,更严要求维护合法权益,持续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
要强化预期引导,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真正做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持续增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信心,共同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实力持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活力持续迸发。
要聚焦企业需求,优化各类优质服务供给。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制定一些企业“看得懂”“感兴趣”“用得上”的政策举措,“一企一策”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和要素保障,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任务,畅通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为民营企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要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认真剖析我市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解决办法和措施,坚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共设、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与民间资本合作,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随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民营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拥有发展新空间。广大民营企业应坚定发展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专注主业、勇于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各地各部门须强化担当、靠前服务、系统施策,持续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只要政企同心、携手打拼,盐城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也必将为谱写“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吕正龙
编辑:梁鹤龄 李艳 严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