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建筑正悄然改变,它们不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通过披上一层高效的“发电外衣”,还能将阳光转化为驱动自身的绿色能量。在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盐城绿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实践,正加速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从蓝图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走进企业展厅,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光伏板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这些产品不再是建筑的额外负担,它们既能遮风挡雨、塑造美学,又能悄无声息地捕获光能。”公司副总经理李耀成介绍,公司业务的基石在于深度定制化的BIPV组件,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可对尺寸、形状、颜色、透光度以及表面纹理进行定制,例如仿石材效果、纯色系列,或是采用可拼接任意图片的3D打印技术定制图案组件。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研发的透光率超90%的BIPV专用玻璃,通过彩色镀釉与纳米防眩技术,成功突破了传统组件“重发电、轻透光”的应用瓶颈,让建筑在保持美观的同时具有高效产能。
当行业竞相追逐电池片效率时,绿建光电选择了差异化的技术路径,深耕组件应用端的创新。“我们的研发始终紧密围绕真实的建筑场景需求,确保产品具备卓越的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和长寿命。”李耀成特别提到,其组件防火等级达到最高的A级,在严苛的抗老化、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粘结稳定性测试中表现优异,使用寿命显著优于传统产品。通过融合建筑防火、防水、散热等标准开发的专用连接技术,为BIPV组件的大规模应用铺平道路。这些扎实的研发成果已为公司获得30余项专利,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在园区里,光伏玻璃幕墙、光伏步道等应用场景都是公司的创新之处。“这些高度集成的装配式建筑搭载了高效BIPV组件和智能储能系统,运用光储直柔技术实现完全离网运行和能源自给自足。”李耀成告诉记者,绿建光电首创的零碳移动建筑系列引人注目,其涵盖民宿、市政等领域的八大系列产品已在长三角地区成功落地应用。为确保创新理念完美转化为高质量的建筑实体,绿建光电还提供全周期的绿色零碳咨询服务和专业的BIPV工程服务。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绿建光电的核心驱动力。“我们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沈阳建筑大学等院校紧密合作,形成了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到项目落地的完整闭环。”李耀成表示,面向未来,绿建光电计划联合阳光能源集团及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权威单位,共同推动绿色建筑行业标准的完善,并计划在盐城布局BIPV研发基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助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建光电的BIPV解决方案不仅有效减排降碳,更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BIPV组件作为建筑本体材料,直接节省了传统建材及额外的安装成本,建筑自身发电大幅降低了运营能耗费用。”李耀成坦言,离网运行的零碳建筑在偏远地区或应急场景中更展现出独特的优势,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达成了和谐统一。
绿建光电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的每一步跨越,都在悄然重新定义建筑的本质。建筑不仅是容纳生活的物理空间,更成为一个能通过科技“捕获”阳光、为自身乃至城市提供动力的“有机生命体”。当越来越多的建筑披上这层高效“发电衣”,一幅更加明亮、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宋琦磊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