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阜宁,智能制造的热潮在各个产业园区涌动。8月20日,在益林镇盐城金达纺织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地收放纱线,智能细纱机以每分钟2万转的高速运转,倍捻并纱机组更是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这是阜宁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引领“专精特新”梯队发展的一个缩影。
益林镇是阜宁的工业大镇,近年来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打出一套传统产业升级的“组合拳”。在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领域,一批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构建起“龙头引领+梯度培育+存量盘活”的发展格局。如今,航润机械、开驰新能源等骨干企业加速扩能升级,天友纱线技改项目提前投产;富益源装饰等潜力企业被纳入“小升规”培育计划,形成“专精特新”梯队;兴业纸业等存量资产通过引入新业态重焕生机。
阜宁开发区的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生产得到充分运用。公司智能车间上线后,一屏多显的控制系统引人注目,生产实时概况尽在掌握。现在企业进入“赶货模式”,流水线一刻不停。公司工会主席汪宝华说,通过智能工厂建设,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不良品率大幅下降。同时,搭建的先进管理信息平台,规范了销售、采购、生产、仓储等经营环节,增产增收、节能降耗的效益明显,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凭借优质的产品,应流机械订单延续良好势头。今年1至7月份,应流公司实现开票销售2.27亿元、纳税977万元、出口销售13314万元。
新沟镇的江苏托普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有序作业,一套套合格轮胎顺利下线。公司订单纷至沓来,市场供应逐步扩大。托普轮胎通过不同尺寸的产品定制,让客户在各类复杂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承重力、牵引力和稳定性,而且轮胎更加耐磨、抗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目前,公司产品凭借优异质量扬帆出海,公司还荣获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今年1至7月份,公司实现开票销售9300万元。公司将以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为契机,继续做好绿色低碳发展大文章,争做行业绿色发展引领者。”公司副总经理陈荣华说。
近年来,阜宁科技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智能工厂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自动化设备更新升级的步伐,多家企业登上省级智能工厂评比榜单。目前,阜宁正加快构建智能梯度培育体系,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专精特新”梯队发展,形成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转”起来,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整体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刘波 通讯员:郭益成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严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