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土地“复活”记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8-19 20:12

“如今,这块400亩土地上的苗木所有权已交给当地政府,后续将由政府依法自行使用。”近日,盐都区法院通过创新执行方案,成功盘活一起僵持多年的土地租赁纠纷案,让“沉睡”土地焕发新生。

该案源于被执行人承租盐都区某道路两侧50米左右范围内的405.19亩土地经营苗木。由于未能按期足额交付租金,经法院审理判决,他应当支付欠缴租金,返还承租土地并清除租赁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附属设施。

执行中法官发现,租赁方既无力支付欠款,也无法自行处置数万株苗木,其名下亦无其他足额财产。

“本案执行矛盾大、问题多,所有苗木能否拍卖及砍伐、评估苗木工作要如何开展等,都需要一个答案。”盐都法院执行局多次组织开展法官会议,对案件情况进行研判,若强行清除苗木、腾退土地,不仅造成生态资源巨大浪费,租赁方将血本无归,土地出租方——当地村集体也难以收回租金,结局两败俱伤。

苗木成执行“死结”,那就打破它。面对困局,盐都法院摒弃简单强制手段,确立“多赢”执行思路,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汇报工作、征求意见,确定执行方向、明确执行计划,并不断完善、细化具体的执行方案。

由于涉苗木种类多、数量多,且生长情况不一,情况较为复杂。本着对当事各方的负责,盐都法院执行法官多次现场走访,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组织20余名干警,对苗木依品种名称、胸径、地径、蓬径等分类的方式,现场协助清点、测量苗木。共计清点、测量75417株苗木,包含白杜、刺柏、丛生石榴等20余种品类。其中,国槐又依胸径大小分20余种类别计价,海棠依地径及蓬径大小分两种类别计价等。评估全程邀请人大代表、纪检组及检察院监督,确保公正透明。

通过各方协同努力,苗木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在后续执行工作中,该院积极联络林业等相关专业部门,明确案涉苗木的处置条件等,积极推动苗木的处置程序,高效落实相关工作。

“案涉苗木第一次拍卖、第二次拍卖均已流拍,经申请执行人申请,本院依法裁定案涉苗木以二拍流拍价以物抵债,被执行人对此无异议,申请执行人亦承诺如继续处置案涉苗木将在专业部门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盐都法院执行人员表示。

如此,一个看似无解的执行困局找到了“多赢”出口,一块沉寂多年的土地因为巧执行而“复活”。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蔡冰清 吉德龙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