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制菜、杜绝隔夜菜,大锅菜、小份卖,价格实惠、吃得放心。从社区酒店到星级宾馆,连日来,我市多家餐饮企业的大厨们,身穿厨师服、头戴厨师帽,把星级厨房菜品搬到街头,让老百姓以平价消费品尝到酒店水准的同时,又以“现做现卖”的烟火气重塑品牌亲和力。
7月15日上午7点,京宁宴便民社区外卖服务站的各个社区群已开始接收订单:“花甲一份、红烧肉一份,放隔壁药房。”“要一份水煮肉片、一份鱼香茄子、两份米饭,9点去拿。”工作人员秒回确认后发出账单,顾客扫码完成付款。
5元的土豆丝、8元的鱼香茄子、10元的干锅鱼豆腐……临近8点,菜品陆续到位。凭借亲民价格和家常做法,京宁宴自5月30日摆摊营业以来,建立起4个社区群,累计粉丝数超千人。
“周边社区居民是消费主力,很多回头客。”夹横幅、整理桌布、摆放价格卡,老板毛会峰边说边忙,手上活停不下来。他介绍道,因为摊位临街,菜品丰富,往来路过的都愿意看一看挑一挑。“很少有空手走的。”
作为外摆模式的早期“玩家”,京宁宴外摆菜品从最初的10多个增加到如今的40多种,涵盖凉菜、炒菜、炖菜等品类,近期还根据顾客建议,增加了馒头、花卷等面点。
谈及各地酒店外摆营业的新模式,毛会峰坦言,从事餐饮行业30多年,从未想过酒店会“摆地摊”,不过好在效果超出预期,日最高成交单数超600笔。
广式豉油盐焗鸡、鲍鱼红烧五花肉……近期,盐城迎宾馆等不少星级酒店也陆续加入“摆摊”行列。相比社区酒店用平价家常菜赢得认可,星级酒店则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食材更为“高档”,制作工艺更为复杂,也更能代表酒店定位的特色招牌菜。
“粤菜广州大厨掌勺,川菜四川大厨烹制,还有擅长淮扬菜的扬州大厨,当然本地菜也少不了。”盐城迎宾馆副总经理张文娟表示,虽然售卖模式有所改变,价格也更为亲民,但菜品品质不会变。
“要一个凉拌水牛肉。”“我要尝尝五星级酒店的菜包和外面的有什么不一样。”7月11日下午5点,金鹰尚美酒店星级大厨们带着藤椒素鸡九转、秘制东坡肉等10多个特色菜品,正式开启“摆摊”业务,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讨论、购买“尝鲜”。
“其实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但出于对品牌形象和品牌定位等方面的顾虑,观望了一阵。”酒店行政办公室运营总监张良明表示,此次推出外摆模式是为了引流,也是为了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顾客体验到我们的服务和品质。
而此时,悦达国际大酒店的冷藏车早已到达悦龙湾小区南门,工作人员陆续将各类封装好的菜品摆放至摊位。“我要一份口水鸡。”“剁椒鱼头有没有。”“拿份酱鸭。”摊位现场,菜品还未摆齐,市民纷纷点单购买。
“前几天就听说很火爆,人真不少。”家住悦龙湾小区的陈先生花38元购入一款冷菜拼盘,里面有毛豆、花生、鸡爪和鸭脖等9款凉菜。“这个蛮有意思的,配啤酒很好。”一旁的市民边点头肯定,边笑着说:“国企出来的,肯定好啊。”
“这边是我们的菜单,所有菜品都是大厨新鲜烧制的。”酒店副总经理吕煜剑化身主播,在现场举着手机云台向直播间里的粉丝介绍菜品情况,评论区咨询价格、摊位地址等信息的留言不断。他表示,自摆摊营业以来,每天都会进行直播展示,一方面能让更多人知道,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与粉丝互动了解顾客需求和反馈。如今,外摆业务的日营业额持续刷新,日均超1.3万元。
从星级品质到街头烟火,酒店摆摊走红,看似“降维”的背后,是酒店基于市场消费偏向和经营手段的探索创新。“这是各大酒店打破‘高端’‘高冷’刻板印象的一次有益尝试。”盐城市烹饪行业协会会长徐加忠表示,通过摆摊拉近与社区的距离,场景的转换不仅让酒店后厨产能得到释放,更让市民在“平价消费”中体验到“星级手艺”。
当预制菜争议未平、外卖品质参差,酒店摊位上,服务人员佩戴的口罩、发网,各类菜品配备的透明罩、保鲜膜,这些看得见的细节顺势将酒店“高大上”转化成信任筹码,“小份菜、低单价”则精准击中家家户户夏日做饭的痛点,满足广大居民“不想做饭”“懒得下厨”的实际需求。
如此一来,百姓自然乐得一试。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单冬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