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盐”选:有味更有料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7-15 19:32

万亩盐田之上,卤水泛着红晕

古法晒盐的智慧在现代机械间流转

千年的海盐文化

在这里书写新的篇章

走进响水县江苏银宝东昇制盐有限公司,一方方盐田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粼粼波光,扒盐机往来穿梭,输送管道从盐田直达盐廪,雪白的原盐倾泻而下。

在盐田另一侧,工人们正忙着检测卤水的波美度。“波美度达25度,晶池开始结晶,25到27度间析出的原盐质量最好,随着卤水浓缩、原盐析出,卤水颜色也逐步变深、变红,也就是氯化钠被析出制成盐了。”公司总经理刘勇介绍,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坨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十分讲究,“从开滩贮水到蒸发结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天然无污染。”如今这一技艺已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传承不意味守旧,东昇制盐公司实现机械化操作、视频网络监控、全覆盖质量跟踪体系管理,同时探索建设太阳能光伏热电系统,加快卤水成熟期、促进加速结晶的新技术。现代技术让传统工艺脱胎换骨,“众多工人在盐田中推着小车拉盐的场景不复存在,现在效率更高、品质更好,机械化带来的不仅是大幅度降低生产用工成本,每年盐产量还增长10%到15%。”

传统工艺制成的原盐需经精制加工方可食用。在江苏省银宝盐业有限公司旗下的海精盐厂,寥寥几人的工作场景与传统工厂大相径庭,装袋、装箱、塑封、码放……全程实现自动化流水生产。

“通过引进智能化数字平台,打造生产运行中心综合监控平台、生产管控平台、数字化仓储智慧物流,全厂的信息化系统都被打通。”海精盐厂厂长吴昌海说,目前,能耗降低27%、产能提高14%、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8%、追溯合格率达100%。

面对市场变化,银宝盐业围绕“做足盐文章”的战略定位,通过积极拥抱创新,不断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全力打造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品牌创树的新业态,持续提升海盐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在银宝盐业产品展台上,形态各异的动物盐雕工艺品栩栩如生,足浴盐、洁面盐乳、海盐热敷袋、盐汽水等衍生产品琳琅满目。“盐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开发多种功用。”银宝盐业公司副总经理相军堂说,“我们发掘原生态海盐品质优势,以‘银宝海立方’为品牌,开发出五大系列共60余款产品,针对不同消费场景,满足多元化需求”。

从盐田折射出

红、黄、紫交织的绚丽色彩

到智能工厂

机械臂精准抓取包装成品

再到展台上

熠熠生辉的多种系列产品

有着百年制晒盐历史的银宝盐业

在传承与创新中

不断丰富海盐文化

以匠心打造品质卓越的“盐城的盐”

如今,与“盐之有味・丹顶鹤”的合作,银宝盐业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人品尝到盐城味道、领略海盐文化。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刘景文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