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文学的诗意碰撞 ——“盐风海韵”扬子江笔会(亭湖站)活动侧记
2025-07-14 18:45 我言新闻

仲夏的盐城,生机盎然,草木葳蕤。从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黄海世遗·东亭研学营地,从鹤汀云栖潮间带文学村到潮间带艺术村,从新四军纪念馆到竹林大饭店……7月11日至13日,20多位全国知名作家、诗人及文学名刊主编会聚亭湖,带着文学情怀与生态之城相遇,一路行走一路探寻,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舞、与自然融合,感悟一座城市生态与文学的诗意碰撞。

脚步丈量生态文明

“多次到访盐城,每次都有全新的感受。”在亭湖区黄尖镇潮间带艺术村,农家别墅院墙上色彩斑斓的油画,田埂间随处可见的麦田艺术,让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弦心生感慨,自然的海风见证着沧桑巨变,文化的海风演绎着逐时而新。

碧空如洗,飞鸟蹁跹。踩着石子路,绕过矮篱笆,村中茅屋老宅错落有致。吉林省作协副主席、《作家》主编宗仁发感叹道:“这里一砖一瓦有匠心、一草一木含艺韵,对美的追求已成为嵌入当地百姓血脉里的艺术基因。”近年来,潮间带艺术村与艺术院校合作,将新型社区打造成“国际油画村”。作家一行人沉浸在潮间带艺术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艺术氛围中,现场拍照搜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感受文学与艺术的激情相拥,文艺与生态的迎面邂逅。

艺术村民宿集群里有农家乐、单向空间书屋,还有咖啡馆、小酒馆,游客在这里坐拥自然之美、享受农家之趣、浸润文艺气息。成都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娜夜表示,走进这座海边村庄,每一串脚印都是自然馈赠的诗行、心田里摇曳的旋律。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潮间带艺术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近年来,潮间带艺术村用足用好资源禀赋、做优做特文旅产业,描绘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锦绣画卷,走出一条“别有艺境”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中国书协、中国美协、荣宝斋等的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在这里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艺术融合,不断放大名家、名作效应。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大解说,“在艺术村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我们能感受到文学的参与。在这里,文学与社会生活、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与自然生态双向奔赴。文学在这里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心灵对话城市记忆

以“食”串起城市文化脉络,以“景”激活市民情感记忆。建军路竹林大饭店将年代元素和地方特色厚植到设计理念中,打造极具浓郁民俗风情的实践路径。这里不仅浓缩着老邮局、老银行、老电影院、老百货店、老书店等业态场景,更收藏了老院落、老市井、老砖瓦等旧时生活记忆。

穿行在极具年代感的街巷中,调研采风的作家、诗人也不禁回忆起儿时生活的历历场景,感慨时代的变迁。诗人于奎潮、王学芯、邹胜念等表示,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此次采风深入基层一线和火热生活中,感受盐城的新变化、新气象、新作为,他们将在行走中汲取更多文学养分,创作出更多喜闻乐见、反映时代发展成就、振奋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精品。

“这里让人感到惊喜,生活中的我们常有零碎的关于过去的回忆,竹林大饭店精心设计了过去的城市景观、民俗风貌,保留一个时代完整的记忆。”诗人、《十月》副主编谷禾表示,人是怀旧的,在成长认识自我过程中会回头看,竹林大饭店充分利用过去元素进行当下设计,不仅融合文化、商业,更与现代城市发展连接,人们在这里不仅看到过去、眺望未来,更是能立足当下、品味生活。

“老弄堂是传承上海文脉的重要载体。盐城竹林大饭店与上海老弄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蕴含于人间烟火气中的文韵。”《上海文学》副主编张予佳表示,他曾多次到访盐城,此前感受到的是新兴城市的气息,这次终于“嗅”到了老盐城的韵味。

文学书写人民情怀

走进新四军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无声述说着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

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立云的家乡在井冈山,他说,此次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感到非常幸运,追溯新四军军部重建的艰难岁月,感受到中国军队发展的辉煌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让自己的胸怀变得开阔。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文学肩负着独特且重要的使命。

造福人民、服务人民是新四军情系人民的不变情怀。无论战事多么频繁,新四军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在抗战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排除万难修建宋公堤,让当地民众不再遭受水患侵扰。在宋公纪功碑前,讲解员的动情讲述让大家肃然起敬。《诗歌月刊》主编何冰凌、《三峡文学》文字总监毛子均表示,作为新时代文学工作者,同样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要用文学致敬这片土地上烽火岁月、血色辉煌。

新四军革命文化铸就了城市精神。第一次来到盐城的诗人、《解放军文艺》原主编姜念光说,“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这里人们开创的美好生活是革命英烈为之奋斗的梦想,是这座城市不竭的精神源泉”。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则表示,盐城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作家要开阔文学视野、肩负使命责任,走进生活、走进基层,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伟大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王谷雨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徐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