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烤”验,奋战当“夏”!致敬高温下的坚守者!
2025-07-11 21:04 我言新闻

炎炎夏日,热浪席卷大地,当城市在高温中略显慵懒,有群人却用坚守定义责任。市住建局的建筑施工、市政园林、水气保障……各条线严阵以待、全力应对;环卫工人凌晨4点便挥动扫帚,在蒸腾的路面上为城市梳洗,橙色工装成了烈日下最动人的风景;公交司机高温下的热心帮扶,每一次停靠都承载着乘客的期待与平安;项目工地上,钢筋工、混凝土工们与滚烫的建材为伴,用黝黑的臂膀托起城市的生长。

他们是高温下的“坚守者”

用汗水浇灌职责

以坚韧守护运转

这份坚守

藏着城市最朴实的感动

更映照着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担当

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01

盐城住建人坚守一线护清凉

近日

热浪席卷盐城,酷暑难耐

面对持续高温“烤”验

市住建局迅速启动高温保障机制

建筑施工、市政园林、物业管理、

水气保障等各条线积极响应

以实际行动为市民

筑牢安全、清凉的生活防线

在建筑施工领域,市住建局要求各在建工地严格落实《盐城市建筑工地防高温应急响应分级措施》,依据高温预警灵活调整作业时间,将高强度露天作业安排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早晚时段;各工地现场设置遮阳休息区,配备足量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防暑物资,加强消防安全检查,防范高温及用电过载引发火灾,落实应急预案,发现工人出现中暑症状立即送医;督促各参建单位每日检查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排查隐患,保障一线工人生命安全。

市政园林方面,市住建局组织工人加大对道路桥梁的巡查维修力度,对世纪大道与新204国道交界处的西南角快车道等破损路面及时维修,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全面疏通清掏排水管道,清理雨水井杂物,并对前期强降雨中发现的堵点实施工程改造,确保排水管网畅通无阻。为缓解高温干旱对园林绿化的影响,市住建局科学组织抗旱保绿工作,利用傍晚至次日清晨时段,调配570余台次洒水车、约1500人次作业人员浇水抗旱,科学增加浇喷水频次,并针对新栽绿化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减少水分蒸腾。

在水气保障与物业管理工作中,市住建局督促燃气企业针对夏季高温、雷雨天气的特点,加强巡检维护和专项检查,实时监测厂站数据,保障管网正常供应;组织供水企业密切关注水源地原水水质,确保水质、水压、水量达标,同时加强值班值守,配足应急力量;对污水泵站、水利泵闸站等场所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排查整治17处安全隐患,并依托智慧水务系统提升巡检效率,暂停井下有限空间作业。此外,强化对物业服务一线的督查指导,督促物业企业做好小区卫生清洁、绿化修剪、蝇虫消杀等工作,维护保养公共设施设备,注重设施设备房降温降湿,清掏疏通排水管网,为居民打造舒适的夏日家园。

高温之下,盐城住建人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为城市的平稳运行和市民的幸福生活默默奉献,他们是酷暑中最美的“逆行者”,共同守护盐城最美“盐”值。

02

公交司机十米车厢传温情

炎炎夏日

盐城公交驾驶员们用暖心行动

在十米车厢内外传递城市温度

成为文明城市中流动的风景线

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7月1日午后,骄阳似火,气温高达37℃。B支2线驾驶员赵爱林驾车行至亭湖区新兴镇终点站时,发现一位老人晕倒在滚烫的站台上。情况危急,赵师傅立即停车查看,迅速拨打120和110求助。由于烈日当头,地面灼热,老人无法移动,赵爱林向公司报备后,便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身旁。直至120救护车和民警赶到,将老人安全送医,他才放心返回岗位继续运营。因送医及时,老人目前已转危为安。赵师傅的义举感动了路过市民,该市民特意致电“12345”政务服务热线,点名表扬赵师傅“在高温下的暖心救助与守护,诠释了公交人的责任与担当”。

7月2日中午,13路线路班长丁叶江驾车行至“龙冈政府”站台时,看到一位坐轮椅的乘客上车困难。他立刻停车,上前帮助抬乘客上车、安置座位并搬运行李。行车过程中,丁师傅时刻关注该乘客的状态。到达“龙冈派出所”站时,他再次起身,协助乘客安全下车、坐回轮椅,并将其护送至安全区域。面对车厢内其他乘客的赞扬,丁叶江谦逊地表示:“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应该做的。”

这样的细心服务并非个例。6月27日,13路驾驶员顾应在行车时,发现车上一对老年夫妻中的老奶奶行动不便。他主动询问老人的下车地点,到站后,搀扶着老奶奶下车,并提醒两位老人注意安全。面对老人的感谢,顾应同样回应:“举手之劳,应该做的。”

在盐城公交,还有许多像赵爱林、丁叶江、顾应这样的驾驶员。危急时刻的守护、主动上前的搀扶、一句温暖的叮嘱,这些看似平凡的“举手之劳”,正是“人民公交为人民”初心的生动实践。他们用真诚服务保障乘客平安出行,用点滴善行汇聚成城市最朴实的温暖,让“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美德在十米车厢内外熠熠生辉。

03

“环卫橙”用汗水守护城市洁净

连日来,高温持续炙烤大地,城市街头热浪滚滚。然而,在城市的每一条街道上,环卫工人的身影从未缺席,他们顶着烈日坚守岗位,用汗水“洗刷”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被称为高温下最美的“逆行者”。

7月7日上午10点,太阳高悬,路面发烫。盐南高新区新都街道保洁员刘兆萍正弯着腰仔细擦拭果壳箱,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浸透了衣衫。据了解,刘兆萍每天凌晨3点半出门,4点到达路段,开始巡回保洁路面、擦洗公交站台和果壳箱。

为应对高温酷暑,保障一线工人健康安全,环卫部门及时调整作业时间,推行避高温作业制度。刘兆萍介绍,环卫工人现在实行避高温作业,原来11点到15点这个班次的工人,被安排到早班或者下午班。

除了调整作业时间,环卫部门还全力做好高温下的后勤保障工作。盐南高新区新都街道保洁组长纪士娥表示,单位为一线环卫工人配备了藿香正气水、矿泉水等防暑降温品,并发放了高温补贴。同时,她也希望广大市民不要乱扔垃圾,共同守护城市整洁。

尽管酷热难当,但像刘兆萍一样的环卫工人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浸透汗水的背影,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洁净与美丽,勾勒出城市文明最温暖的底色。

04

港航工程建设者战高温筑通途

七月高温炙烤下,连申线响水船闸工程在进入收尾冲刺阶段。建设者们战酷暑、抢工期,全力推进工程收官。

清晨5点半,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工地已是一片忙碌。模板工老李的安全帽绳深深勒进汗湿的下巴,他正和工友合力进行格梗养护。豆大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砸在滚烫的模板上,“滋”地腾起一丝白气。

闸首上面,焊工老王蜷缩临时护栏边上。焊枪喷吐着耀眼的蓝焰,周遭温度瞬间飙升。厚重的防护服下,汗水早已浸透衣服,紧紧贴在皮肤上。面罩后,他的双眼紧盯焊缝,每一次移动都伴随着沉重的呼吸。

不远处,混凝土工班组正利用短暂的清晨窗口期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棒的轰鸣声中,工人们协调配合,挥汗如雨,确保每一寸新浇混凝土均匀密实。

安全员老张穿梭其间,手持便携式测温仪,不时提醒:“注意补充盐水,感觉不适立刻报告。”

面对酷暑“大考”,项目部打出“清凉组合拳”: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清晨4点至9点、下午4点后,成为黄金作业时段。工地沿线设4处“清凉驿站”,24小时供应冰镇盐汽水、绿豆汤及十滴水、人丹等防暑物品。安全员配备急救背囊,高频次巡查,筑牢安全防线。

在全力冲刺的同时,绿色与品质的追求始终如一,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模板、钢筋头100%分类回收,经专业破碎后转化为再生骨料,用于场内临时道路铺设,践行“零废弃”。闸首关键部位采用高精度清水混凝土工艺。特制钢模板、严控配比、智能振捣,成就了如镜般光滑、棱角分明的免装饰效果,大幅减少后期维护资源。

汗水浇灌通途,匠心雕琢丰碑。连申线响水船闸的建设者们,用钢筋铁骨与滚烫汗水,在烈日下书写着奉献与担当的壮丽诗篇。这座凝聚绿色智慧、承载百年品质的船闸,即将扬帆启航,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水运动脉。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安瑞倩 沈婷玉 李凯迪 鲁建萍 通讯员:徐敏 刘文琦 黄慧敏 陈晶晶 吴常运

图片:部分来自盐城公交盐城交通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严蔷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