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6日,“盐遇好书”2025夏季读者选书会暨“与作家共享阅读时光”活动在市图书馆火热开展。四场作家对谈轮番上演,以文学为舟,载着读者穿越创作、历史与文化的星河,在盛夏点燃一场精神狂欢。
踏入图书馆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琳琅满目的书籍,仿佛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读者去探索。活动期间,主办方推出多重超值优惠,在现场图书八折优惠的基础上,还准备了2000多张惠民书券,让读者们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书籍。“你选书我买单”服务,更是深受读者欢迎,读者选中喜欢的图书后,可通过一站式服务,由市图书馆购买此书供读者借阅,既节省读者的购书经费,又能第一时间品读新书,真正实现读者与好书的“零距离”接触。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四场作家对谈各具特色,为读者们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展开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碰撞。
7月3日,作家丁立梅携《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做客,“与阅读盐城”领读者刘园园展开一场关于生活与创作的深刻对谈。丁立梅以细腻的笔触闻名,分享创作的秘诀——阅读身边的事物,感知周围的生活,并记录下来。丁立梅表示,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一朵花的绽放,还是菜市场摊主的吆喝声,都是宝贵的创作素材。针对学生们在读写方面的难题,丁立梅强调,写作文不必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宏大的主题,把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校门口的梧桐树,写得生动、让人心动,就是成功的写作。面对孩子提出的“不知道怎么表达”问题,丁立梅举例说:“我小时候能读到的书很少,就把红楼梦一字不漏抄写了下来。现在孩子们的选择更多,更要多读,多积累词句,自然而然就会表达了。”现场观众沉浸在丁立梅的讲述中,学生家长李先生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孩子写作文无从下手,听了丁老师的分享,才明白生活就是最好的素材库。以后要鼓励孩子多观察、多记录,相信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
4日下午,作家施东明与“阅读盐城”领读者戴鹏辉的对谈,将大家思绪带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施东明为还原钱毅烈士的真实形象,搜寻了大量资料,在泛黄的家书里、历史旧物中拼凑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先驱。他坦言,最初对钱毅烈士的了解仅停留在模糊的认知层面,但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他逐渐走进了钱毅的世界。钱毅不仅是《盐阜大众报》的先驱,还是一位会在战地写家书、为百姓读报的热血青年。施东明提到,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刻感悟到钱毅烈士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激励着他完成创作。他在书中特意保留了钱毅儿时在家中做小图书管理员的经历、改稿时的批注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英雄也是和我们一样有情感、有生活的普通人,更能体会到先烈精神的伟大。观众张平在听完对谈后动容地说:“以前只知道钱毅是一位烈士,是一个英雄符号,今天通过施老师的讲述,才明白他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温度的年轻人。他的精神能让人心里发烫、备受鼓舞。”
7月5日的对谈现场,作家张晓惠与领读者易楠就《只为途中和你相见》展开的对话,更像是一场关于相遇的深刻哲思。张晓惠坦言,生命中的许多相遇都深深触动着她,也成为她创作的灵感。“说到相遇,就不得不提徐秀娟,为丹顶鹤奉献出生命的姑娘。很早之前我见过她一面,后来听到她牺牲的消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她对丹顶鹤的执着与热爱让我深受震撼。我把这份感动写进文字里,希望能让更多人记住她。”她顿了顿,又提起在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攀登者》时遇到的大国工匠们,“那些为攀登‘珠峰’默默付出的工匠,他们坚守岗位、精益求精,让中国技艺站在世界顶峰,他们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让我深有感触。每一次这样的相遇,都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理解。”谈到读书,她说:“读书就像一场场不期而遇的邂逅,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写过的字,都汇成我们生命中的江河湖海。”读者仇爱琴为了参加今天下午活动,特地改签机票,活动结束后,她在朋友圈写道:“原来书页间的墨痕,只有真正进入人心,再被血肉重新托举起来,才算是得了活气。书籍和阅读者,文字与生命,本是一场互相成就的赴约。”
6日上午的最后一场对谈中,曹文芳带着《小淮班》的故事而来,与领读者江华及市淮剧团演员,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淮剧体验课。“在淮剧团里,我看到这样一群孩子,台上唱戏,台下写作业,戏曲与生活衔接得那么流畅自然。练功膝盖磨破了皮是常有的事,可只要一上台,所有的疼痛好像都忘了,只剩下对淮剧的热爱。我被他们独特的童年生活吸引,便有了《小淮班》的故事。”曹文芳说,自己写这本书,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淮剧里的每一段唱腔、每一个身段,都凝聚着老祖宗智慧与心血,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将它们束之高阁,是要让年轻人觉得它好看、好听,愿意去学习、去演绎,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活动现场,《小淮班》中的人物原型、市淮剧团演员邢琛与王媛,带领现场小学生们体验了淮剧中的“唱念做打”,引起同学们热烈欢迎。日月路小学学生徐子桐说:“今天听了曹老师的分享,还现场学习了淮剧,我才发现淮剧这么有魅力,以后一定要走进剧场看淮剧演出。”
四天的活动在读者们的不舍中落下帷幕,选书会上的新书还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对谈时的欢声笑语与热烈掌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场以书为媒的聚会,让文字从纸上走下来,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也让更多人明白阅读不仅仅是简单的翻书动作,更是与生活、与历史、与文化的一次温柔而深刻的相遇,这种相遇会在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记。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苏新辉/文 胡国卫/图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胥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