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盐”同行,点燃绿茵场AI对决!
2025-06-29 18:26 我言新闻

当机器人足球赛遇上“苏超”,注定这是一场惊喜连连的绿茵角逐。有“盐”在先,“圳”好追球。6月28日,跨越1600多公里,10位机器人球员从深圳“奔赴”盐城,上演了一场高能酷炫、别开生面的“绿茵争霸”,也让70多位党媒小记者们直呼“大饱眼福”。

 

 

 

在当晚“苏超”盐城主场迎战镇江比赛前,这场由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联合市教育局、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党媒小记者杯2025“苏超之夏”机器人足球赛在盐燃情开赛,让更多小记者同在绿茵场感受“苏超”与夏日的激情、科技与足球融合的魅力。这些重达400公斤的深圳机器人足球装备,带着深圳对盐城满满的情谊,赛前就抵达盐城。

 

 

别看这些“球员”个子不高

大约50至60厘米

但它们的体重每个都达5公斤左右

捧起来还真有点沉

赛前

它们一个个在场外

静静地充电,蓄势待发

据了解

这些特殊的“球员”

充一小时电

可以踢40分钟球

 

“它们已经踢过20多场赛事了,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击败过同济大学队拿过全国冠军。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关节灵活度很高,可以做激烈对抗,也可以扑球,倒地后还能自主爬起。”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冠军战队、深圳技术大学足球机器人的带队教师刘华辉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通过自身视觉系统可以感知判断,足球在哪儿,球门在哪儿,对手在哪儿,队友又在哪儿。通过算法,从而采取下一步动作。这就是科技创新的魅力,也是人工智能的魔力。

 

“球员们能做什么样的动作,主要取决于它们此前被安装什么样的程序,接受什么样的指令。”尽管如此,对于这场比赛的比分和胜负,几位深圳技术大学的科技达人,却坦言“一点预判也没有”。“它们一上场,就不受控制了,虽然有着AI的大脑,但机器人们碰到一起,会发生很多偶然性,一旦遇到突发情况,AI大脑会输出各自的决策,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开场后会是什么结果。”

 

 

 

“‘苏超’比赛上场前,球员可能会紧张,但我们这场球赛,上场前这十位‘球员’不会有一丝紧张,倒是我们这些教练员和裁判员,大脑绷得很紧,生怕出现意外情况,因为哨声吹响的那一刻,它们就脱离了我们的控制!”刘华辉说,即便是教练,也只能在一旁看着,在心里默默给它们“加油”。

 

“因为机器人‘运动员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给它们输入的是具备学习功能的代码。这个过程好比小孩子蹒跚学步,既要有家长引导,也要靠自己摸索。它们一旦遇到新场景,还需要‘随机应变’。”深圳技术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黄向阳告诉记者,“正因为不确定性,不知道绿茵场上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机器人球赛才更有魅力!我们的目的不是控制它们,而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边界。”

 

 

 

上半场比赛,最有意思的莫过于“盐城队”“深圳队”的一些球员会进行激烈的对抗:一个小小的足球,被夹在两个机器人中间,将何去何从,大家屏住呼吸观看;一些球员有时会突然“跌倒”,但自己挣扎后,又挺立起身躯,继续战斗;更有“高光”时刻,在机器人临门一脚快踢进对方球门时,小小的机器人“守门员”会迅速而准确地用四肢紧紧抱住足球,真是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坚定的信念!

 

 

现场特邀解说员、盐渎路实验学校的茆俊亚老师解说过无数场球赛,面对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解说机器人球赛,他也不免激动,“深圳队1号守门员的那个姿势,让我想起17岁的‘小盐哥’严子航,足球的魅力再次感染了全场观众,无论是真人球赛还是机器人球赛,这种敢于挑战永不放弃的精神让球迷们感动!”

 

 

比赛现场,来自市敬贤路小学的小记者孙毅阳看得非常激动,“我学过编程,对机器人很感兴趣,但在绿茵场看机器人踢球,这是头一次。我觉得它们太萌太可爱了,更了不起的是背后的编程人员,这需要付出多少智慧与心血啊。这虽然是一场球赛,但让我坚定了以后学好机器人编程的信心。”

 

 

 

对于远道而来的超强“后援团”,深圳小伙伴的热情为夏日“苏超”盐城赛场增添了一抹亮色,更让人心生暖意。“胜负不重要,情谊才重要。”深圳技术大学几位大学生告诉记者,虽然这次机器人球赛中“盐城队”在主场领先“深圳队”,但他们并不觉得遗憾,“也许是这些小家伙们刚来盐城,有些‘水土不服’,下次来,一定会发挥出更高水准。”他们也希望,能用一己之力,为“苏超”盐城队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在中场休息期间,培养出奥运冠军郝婷的盐城飞扬芭蕾“小天鹅们”,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舞蹈表演,小朋友们用充满童真的演出,为“苏超之夏”机器人加油,也为“苏超”联赛加油。让大家充分感受“机器人遇到芭蕾”,会产生怎样神奇而美妙的感受。

 

 

 


 

同时,创办已有13年的本土品牌盐城思睿机器人为大家带来悟空机器人舞蹈和无人机飞行表演。让观众在赛事间隙也能沉浸于人工智能的魅力之中。活动现场,还邀请党媒小记者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游戏互动并亲身体验无人机飞行起降。

 

 

此外,市机器人学会、市人工智能教育学会和市航空运动协会组织了机器人、无人机等30多件科技器材到现场展览,吸引众多小记者驻足观看。近年来,他们积极开展机器人和航模无人机校园推广,已在全市中小学校建立科技社团上百个,推广受益数十万人,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无人机、航模科技在校园普及。

 

 

 

据了解,近年来市教育局和市科协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将教育与科技文化融合,通过举办小记者活动、计算机编程社团,以及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盐城市主场活动,培养全市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小接触人工智能,树立科学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本场赛事的背后,是盐阜大众报与深圳特区报携手,以“媒体搭台,文旅唱戏,赋能产业”为理念,着力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在本地落地生根。当天的这场机器人足球赛,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科技与体育的盛宴,也为小记者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科技的大门。“这场比赛一定会更加激发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学习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人形机器人和人类运动员,在绿茵场上同场竞技。”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姜琰 李倩 邓兆冲/文 杨毅 李泓儒/图 刘超 陈晗 金建华/视频

编辑:梁鹤龄 李艳 严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