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江苏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技术负责人朱宏伟正认真检测风机叶片,神情专注。
就在前不久,困扰公司的风机叶片褶皱检测难题,在盐南高新区科技情报官的助力下,不仅迅速找到研发方向,更直接对接上天津大学、盐城工学院的技术成果,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一边是企业“创新无门”,一边是高校院所成果“束之高阁”,如何才能促进双方高效精准对接?盐南高新区遴选专家教授、高级研究员等专业型人才,组建了一支科技情报官队伍,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复杂的要素重组,必须打破信息壁垒,让创新要素充分流动。”盐南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倪庆峰介绍,不同于传统的技术经理人,科技情报官更加注重情报的搜集工作,变“坐等机遇”为“主动出击”。
精准的科技情报从何而来?情报官们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问诊”,进行“地毯式”摸排。从初创企业的“成长烦恼”到龙头企业的“卡脖子”难题,悉数记录在案,形成需求清单。目前,团队已实地走访383家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收集有效技术需求200多条。
掌握情报是基础,高效对接才是关键。在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由科技情报官团队运营的“供需对接发布平台”,实时更新技术需求、科技成果和人才信息,企业诉求可直达园区研发机构,实现快速响应。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共性需求,精心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团队负责人武俊红介绍,该团队已先后举办高企沙龙、风机叶片检测、硅碳电池等专场对接会9场,路演推介优秀高校成果40余项。
除了走访企业、对接需求,科技情报官更深度参与成果转化全流程。他们依托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中科西伏河概念验证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为科技成果提供技术熟化、中试放大、金融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过去科研成果转化像‘盲人摸象’,现在有了科技情报官,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路径清晰可见。”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李继徽介绍,在中国矿业大学“焦耳热闪蒸石墨烯”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科技情报官提供全程服务,仅用两个月就完成载体申请和公司注册,项目顺利进入孵化阶段。
为持续强化科技情报官队伍建设,盐南高新区还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等优质资源,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活动。
“我们将努力实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首席技术官(CTO)+成果转化员’全覆盖,进一步打通技术需求库、高校成果库、科研仪器库、专家人才库、基金匹配库,让更多科技成果在盐南沃土生根发芽,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盐南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孙青松说。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殷俊杰 通讯员:王紫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唐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