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5月20日,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卫生室的蓝色停机坪上,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村医姚循快步上前,开箱、取药,再置换上早晨刚采的血样,动作一气呵成。这架从东台市人民医院起飞的无人机,仅用8分钟便完成单程药品配送,让云端速递成为医疗的“加速度”。
这样的场景在盐城已成常态。无人机穿梭于云端,织就起一张覆盖医疗、农业、应急、文旅的低空经济立体化服务网络。
2024年,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面对发展新风口,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加速“进击”,从“聚企成链”到“集群成势”,在新时代产业变革浪潮中展翅高飞。
引领未来,低空力量渗透城市肌理
“‘飞的’送来的药,是昨天为村民开的处方药,血样标本是要送到东台市人民医院检测的。”姚循介绍说,“以前取药要跑几趟市里的医院,现在家门口就能拿药、化验。”
目前,在试运行阶段,东台市4个乡镇开通20多条航线,每天无人机平均飞行超15架次,串联起东台市人民医院与村镇卫生室,药品与血液样本乘着无人机破空而行,架起生命健康的空中通道。
低空科技不仅实现医疗物资“空中快递”,更架起了生命救援绿色通道。
4月24日凌晨5时,射阳海域,一艘渔船上渔民突然失去知觉。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接警后迅速响应,指令派驻射阳通用机场的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B-7361救助直升机机组做好起飞准备,展开海上紧急救援。生死竞速中,救助直升机3小时完成跨海转运,为渔民劈开生命通道。
传统农耕、应急管理遇上低空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4月26日,在盐都区盐渎街道花吉村的1370亩麦田上,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往来穿梭,喷洒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无人机播撒既均匀又省事。”种植户王加兵介绍,与传统人工相比,无人机喷洒以厘米级精度喷洒农药,防治赤霉病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19倍,综合测算亩均成本降低17%。
伍佑街道串场河段上空,一架四旋翼工业级无人机正在进行智能巡检。依托“5G+AI”系统,无人机实时回传并分析视频数据,精准识别河道漂浮物、非法排污等问题,为河道治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盐南高新区的消防演练现场,载荷200公斤级工业无人机挂载高压水炮直扑“火场”,5G图传系统将现场画面实时回传,构建起“空地一体”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更多场景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夜幕下的西溪古镇,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仙鹤展翅、丹顶鹤起舞的3D光影秀璀璨夺目。文旅场景与低空技术碰撞出独特城市IP,游客们纷纷感慨“光影比烟花更抓眼球”。
多元布局,产业集群激活发展动能
走进东台联合飞机无人机制造及运维基地内,智能化、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崭新厂房整齐矗立,工人们正有序进行无人直升机以及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调试。
“全国首款获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的TD550无人直升机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款具备200公斤载重、8级抗风能力的“空中大力士”,将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高原运输等领域。
在盐南高新区,创新动能同样澎湃。在盐南高新区江苏科比特航空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无人机“入云龙2”正有序起降。这是一款六旋翼警用无人机,其搭载的云台可实时回传公安巡逻、高速巡检等画面。公司总经理钟琪介绍,“为了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企业同步发力技术创新,投入500万元研发的六旋翼无人机机库已量产,具备自主起降、远程控制、快速充电等功能,斩获3000万元订单。”
转向建湖高新区,这里的低空经济产业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江苏数字鹰建湖工厂,总投资1亿元的无人机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已完成。“近期将启动装修工程。”4月12日,建湖高新区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厂房里,江苏数字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乐春满怀期待。
低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人才与创新的双轮驱动。
在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内,学生们正在学习着多旋翼无人机操作知识。产教融合模式下,盐城航空运动协会累计培训1000余名跨行业人才,覆盖公安、环保、测绘等20个领域。
而盐都区则以“高新盐都、逐梦低空”为主题,于3月19日举办了2025年低空经济项目恳谈会暨盐龙湖双创大赛专场赛,吸引全国10个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创业项目同台竞技。
乘势而上,立体格局绘就未来蓝图
要想“飞得好”,需要全产业链“齐步走”。过去一年,我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全部超千亿元,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配套体系,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培育低空经济等潜力型未来产业。其中,聚焦优势领域,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道。
东台无人机基地内,88个无人机起降点陆续建成,指挥中心、调度中心、垂直起降场、固定翼跑道一应俱全。依托全省第三家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规划建设集生产制造、产业孵化、服务体验、试飞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区,目前已集聚低空经济链主及配套企业近50家,城市管理、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15个应用新场景。
在建湖,低空经济领域频频迎来“大动作”。依托全省“十三五”期间首家A1型通用机场载体优势,高起点规划32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以通用机场为核心,以东翼制造和西翼服务为两翼,构建“一心两翼”发展框架。突出“制造+服务”,先后落户天一航空、飞龙通航、丰信航空设备等一批航空器及周边用品制造、飞行培训等相关企业,全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盐南高新区的盐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具备展示、飞行、培训、比赛等综合性功能;射阳县航空装备产业园,已实质运营华东地区首家A1类仪表导航机场……
盐城是一座没有山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是低空经济飞跃发展的沃土。从田间地头到城市上空,从应急救援到文旅消费,低空经济不再是单一的产业概念,而是深度融入城市血脉的“新基建”。在这片敢为人先的热土上,一个立体化、智能化、融合化的低空产业生态圈已然成型,盐城低空经济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陶秋凤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胥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