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民营”探出幸福养老新图景
2025-05-24 18:56 我言新闻

当“银发潮”来袭,如何让养老从“有保障”迈向“有品质”?

5月20日,在桑榆堂·珠溪颐养中心活动中心,专业社工正组织老人们做手工。“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看病也方便,有什么需要,按一下马上有人来,心里特别踏实。”提起近段时间院里的变化,每位老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今年4月,原伍佑街道敬老院经过专业化适老化改造,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由常州桑榆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接手运营,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养老服务水平,19位特困老人过上新生活。

“老院新生”的背后,是盐南高新区创新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引入社会力量,负责管理、服务和运营,为老人提供养老、陪护、康复等亲情化一站式服务。颐养中心负责人张鑫介绍,“我们正打造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培训、健康管理六维一体的综合性老年颐养中心,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将空余床位向社会开放,让普惠养老覆盖更多家庭。”

医养结合,“养”是根基,“医”是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一座与镇卫生院仅一墙之隔的颐养中心,正演绎着“医养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医疗资源嵌入式布局,构建起服务闭环,专业医护团队24小时驻守,专家每周定期巡诊,实现“健康监测不出楼、紧急救治零时差”的精准守护。伍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陈晶晶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深化‘医养结合’服务内涵,拓展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老人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让专业人士去做专业事。从“敬老院”到“颐养中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空间的焕新,更是养老理念的迭代升级。作为今年全市首届“银发经济消费季”主办方之一,盐南高新区正在创新服务模式、丰富产品供给,开辟医养融合新路径,建成全市首家认知症照护中心,贯通“区级统筹—街道联动—社区落地”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成运营区级智慧养老平台,正实现养老供给从“单一化”向“生态化”跃升。

盐阜大地上的养老变革印证着这样的发展逻辑:当政府搭好舞台、市场唱好主角、科技赋足能量,银发浪潮终将化作幸福暖流。我市已连续四年将“五个一”幸福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实事清单,一批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长者幸福食堂、幸福助餐小院、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先后建成,在这条没有终点的民生赛道上,越来越多的“桑榆堂”正破茧而出,写就“老有颐养”的时代答卷。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宋琦磊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