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过盐阜大地
将盐城188公里的
旅游公路2号线
勾勒成一幅灵动画卷
“五一”小长假期间,众多游客循着蜿蜒农路的指引,穿越牡丹的千年风雅、湖水的粼粼碎金、湿地的盎然生机,最终触摸历史的沧桑棱角。这条碧绿的丝带,将亭湖、盐都、建湖、阜宁、滨海、响水六地的自然与人文风光谱写成一首悠长的诗,让旅人细细吟诵。
亭湖区·便仓枯枝牡丹园
时光褶皱里的花魂
旅程的起点,是藏匿于亭湖深处的便仓枯枝牡丹园。这里的牡丹,与寻常国色天香不同,枝干虬曲如苍龙,叶疏花繁,花瓣却丰腴似锦缎,更以“枯枝开花”的奇景名动天下。传说南宋卞氏为避战乱,携牡丹二株植于庭院,红者寄报国之志,白者表为官清正。元末明初,卞氏嫡孙卞元亨归隐便仓,因拒仕三回,被发配戍边,此后九年间枝桠如墨,寂寂不开,直至明太祖特赦,牡丹方绽芳华。
七百余年沧桑浸润,将这片花海淬炼成一首无声的史诗——老干嶙峋如铁,新蕊娇若霓裳,一枯一荣间,是铁血与柔情的交响,尽显盐城风骨。踏入暗香浮动的古典园林,蜂蝶在千年花影中蹁跹,八角回廊畔,牡丹仙子前,不妨细嗅花香,听园中老者讲述“花开知国运”的古老传说,让历史与神话在指尖悄然流淌。
车轮轻转,下一站是盐都的明珠——大纵湖。这汪传承古射阳湖血脉的碧水,宛若跌落人间的翡翠,倒映着天光云影,芦苇轻摇处,白鹭惊飞,舟楫悠然。这里的水,清澈得能望见游鱼戏藻;这里的风,裹挟着湖鲜的鲜甜与水草的清冽,沁人心脾。
撑篙徐行于迂回九曲的苇道,船头搅碎一湖霞光,船娘摇橹的吱呀声与涟漪的细语相和,仿佛闯入水墨江南的梦境。若愿做逍遥客,可效法范蠡携西子泛舟,任舟影摇碎五湖烟月;若贪恋烟火气,“纵湖十鲜”香满溢,尝不够的水乡风情。待圆月攀上柳梢,湖面浮起碎银万千,远处渔火点点,正是“平湖秋月”的绝唱。
建湖县·九龙口
九脉归心的水韵秘境
在江淮平原的碧波之上,建湖九龙口以九河盘踞的奇观,勾勒出一幅“九龙戏珠”的天然水墨。银龙蜿蜒,于烟波浩渺处托起一座神秘的龙珠岛,岛心那株五谷古树至今仍以变幻的果形预言年景——稻穗垂枝兆丰年,鱼虾成形润泽四野,引得无数人登岛抚枝祈愿,让流转千年的传说化为指尖可触的灵韵。春日芦芽破水,嫩绿与白鹭共舞,乘画舫穿行其间,每一步都踏着生态与神话交织的涟漪。
移步淮剧小镇,青石板路上回荡着百年的婉转唱腔。这座以千年古村沙庄为基的文旅地标,将非遗化作可沉浸的日常:着戏服描红妆,在雕花戏台学一段水袖轻扬;看杂技艺人腾挪于市井,或于非遗工坊执苇编经纬,让指尖流淌里下河的文化基因……行至烟火处,必以一碗琥珀色的藕粉圆作结。建湖匠人以古法“六滚六烫”赋予其剔透玉润,轻咬间芝麻与桂香在藕粉凝脂中迸发,这枚凝结着湿地荷魂的非遗珍馐,不仅是《非遗里的中国》镜头下的“央视圆子”,更满载建湖人对团圆的隽永期许。
响水县·古云梯关
沧海桑田处的历史跫音
旅程的终章,在响水古云梯关的残垣前悄然定格。这座始建于唐代的海关遗址,曾是漕运咽喉、海防要塞,商船帆影与烽火狼烟在此交织。如今,黄河改道遗落的泥沙已化作沃野平畴,唯有石堤上深深浅浅的纤痕,仍在诉说着千年前的繁华:驼铃叮当的丝路商队、樯橹连云的海上征帆、戍边将士的铿锵铁甲……
夕阳西下时,独立遗址高处,远眺灌河奔流,耳畔似有涛声依旧。脚下的黄土,曾托起过盛唐的荣耀、明清的烟云,而今只余苍茫天地与旅人的遐思。或许,历史的重量不在于砖石的完整,而在于每一道裂痕中,都藏着文明跋涉的足迹。
盐城旅游公路2号线,是一条用风景写就的邀请函。五月的风裹着槐香,掠过湿地芦苇的翠浪,拨动滩涂浪花的琴响,轻抚古韵盐镇的青砖,将非遗淮戏的婉转揉进车窗。风景正好,不妨踩下油门,让盐阜大地的湖荡与阡陌,成为你春日记忆里最鲜活的珍藏。
盐城旅游公路1号线
了解一下😜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沈婷玉
海报:皋艳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