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文化盛宴 多元体验点亮市民假日时光
2025-05-04 20:49 我言新闻

“五一”假期,我市城乡文化场馆、景区街区人头攒动,看戏观影、艺术展览、书香阅读、非遗体验等活动精彩纷呈。市民们或沉浸于光影世界,或流连于艺术殿堂,或徜徉于书海墨香,或感受非遗魅力,市民们在“逛吃逛吃”的同时乐享文化盛宴。

逛展看展:艺术殿堂里的文化邂逅

约“绘”五一、玩趣盐美,“盐”值假期“美”力全开。市美术馆一系列精彩展览和公教活动,为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廉洁主题书画展上,一幅幅作品围绕廉洁主题,或书写廉洁箴言,或通过生动的人物、花鸟写意画诠释廉洁内涵,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廉洁文化的熏陶。

“入津门——中国水墨的现代化转型”展览则聚焦天津美术学院的艺术家群体,全方位呈现了艺术家们在水墨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卓越创造。展厅内,一幅幅风格各异的水墨画作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这些作品既有传统水墨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市民王女士是一位艺术爱好者,来美术馆看展是她的“必修课”。

市美术馆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公教活动。在“共创艺术,把生活拼贴成诗,一起表白‘nice盐城’”活动中,观众们用创意表达对城市的热爱;户外共绘活动让参与者用画笔为花坛“穿”上绚丽新衣,为城市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走进戏剧:一颦一笑处的艺术熏陶

5月2日至4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连演4场,场场座无虚席。《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故事取材于地下工作者烈士李白的真实经历。李侠与兰芬假扮夫妻,在上海潜伏12年,负责上海党的隐蔽战线与党中央秘密电台联络工作,用电波传递了无数至关重要的情报,在离上海解放仅有20天的时候,李侠被杀害,死在黎明前夕。

“整个舞剧的编排和情感烘托非常到位,全程都在跟着剧情喜和忧,哭了好几次。革命烈士的精神令人非常敬佩”初三年级的观众杨舒涵被舞剧深深打动,“很幸运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好的戏。”

书香阅读:静谧时光中的精神滋养

在亭湖区图书馆,浓浓的书香扑面而来。室内宽敞明亮、安静幽雅,书架上各类书籍排列得整整齐齐,自习室和阅览室内坐满了学习“充电”的读者。家住附近的高二学生刘臹说:“图书馆安静舒适,学习氛围特好,这个假期就在这儿看书写作业了。”

每到假期,就会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感受阅读的乐趣,附近的居民更是将这里视为“充电”的最佳场所。亭湖区图书馆馆长朱晓梅告诉记者:“这两天,图书馆所有功能区基本满员,24小时自习区更是一座难求。为保障市民阅读需求,我们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除了图书馆,一些特色书店也成了市民假期阅读的好去处。“1956·星剧场”内的“繁星书局”以繁星为名,是属于读者的一片精神自留地。这里的书籍以电影、建筑、艺术、文学为主,读者可以尽情了解多元文化。“我们的‘以书换蔬’的书籍漂流计划正在火热推进中,大家也可以携带闲置书籍前来换取新鲜蔬菜,捐献的书籍我们都将捐赠给有需求的困境儿童,让大家的闲置书籍得到利用的同时,也将爱心传递下去。”书局负责人刘长伟介绍道。

非遗体验:传统技艺中的文化传承

“五一”假期,各类非遗体验活动也备受市民欢迎。建湖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内“淮剧小镇”,因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曾在此拍摄,一下子火成了网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淮剧小镇主街,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澄开设的“陈澄淮剧传习所”,假日里名师沙龙、讲座活动显现了吸粉效应。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与淮剧名家面对面接触,收获了惊喜。“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陈澄老师的表演,这次能近距离接触淮剧名家,还能了解淮剧的传承和发展,感觉特别有意义。”游客李先生说。

在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依据国家级非遗项目“董永传说”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天仙缘》、沉浸式夜游演艺《寻仙缘》,带领游客近距离感受董永七仙女的爱情;据景区负责人介绍,景区正在以东台发绣为主题拍摄电影《西溪传奇》,排练舞蹈《发绣》,用全新形式展示传统非遗。景区还围绕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相继推出非遗美食、非遗研学、非遗演艺、非遗文创等产品,用多元创新的方式做大做强专属于东台非遗的IP,让游客体验深刻。

“五一”假期的盐城,文化活动精彩不断,市民们在看戏、观影、逛展、阅读、体验非遗的过程中,享受着文化的滋养,感受着城市的魅力。这场文化盛宴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也为盐城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王咏/文 杨毅/图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于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